
1917年,谁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着手改革北京大学。
1917,谁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4日: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先生
1月4日,蔡元培赴北京大学正式就任校长一职。他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
针。他变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
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学之
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
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1917年,蔡元培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怎样分段?
1、 第一部分(1段):一线渊源(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 第二部分(2-4段): 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 ②砥砺德行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两件事 ①改良讲义 ②添购书籍北大最年轻的校长?
是38岁的陈宝剑,他至今为止是北大最年轻的校长。
陈宝剑出生于1***9年,2005年7月参加工作,2017年开始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此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