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喜欢二锅头吗?最早的二锅头是哪个牌子的?
牛栏山二锅头是经红星二锅头批准,使用二锅头商标的,红星酒厂还专门派了一大批师傅,去牛栏山酒厂技术支援,以使牛栏山二锅头的口味接近红星二锅头!正宗二锅头是北京红星酒厂的!
70年代北京老百姓婚丧嫁娶一般都是1.7一并的红星二锅头。口味纯正,不上头!那时真是纯粮酿造,酒香扑鼻,齿有余香。现在不容易喝到了,去年过年我侄给我拿来瓶从香港带回的红瓷瓶红星二锅喝出大部分原来1.7的味,要谁有80年前的红星二锅头,真值点银子了!
最早的二锅头好喝又便宜的是胡同边儿的小酒馆。0.12元一两。手里经济富裕点儿的。要不来包花生米,要不来两毛钱的肠儿,就二两酒。半天儿就能耗过去。还有的手头儿紧又爱喝口儿的。有含着石头子儿的。有自己带根黄瓜或是俩小罗卜的。我就见过一个蹬三轮的老爷子每天都是下午到小酒馆。二两酒一仰脖就下肚儿,然后拿出一根铁钉子,往嘴里一含。一句“回见了您那”。骑车走人。
北京60,70年代的红星牌二锅头。65度,整瓶的1斤装,1.80元/瓶,散装0.17元1两。(退瓶0.1元)
那个年代没有低度的二锅头。小酒铺买的散装酒,大概其分三种:0.08元一两的、0.135元一两的和0.17元一两的。
逢年过节,凭副食本可以买到一两瓶二锅头,平时不好买到。
北京解放后,最早成名的是北京酿酒总厂生产的红星二锅头,酒厂位于东郊的九龙山附近。酒精度为65度,仅次于67度的衡水老白干。70初一瓶的售价是一元七角。那时牛栏山也生产二锅头,但名称是顺义二锅头,现在生产京都牌的大兴酒厂,主要供应部队。后来(主要是八十年代)北京各区县都开始生产二锅头,房山,密云,延庆,平谷这些地方都生产,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昌平酒厂生产的二锅头,最初的商标是粉白色,后来改成褐色的十三陵商标了,而那时的牛栏山酒厂主要生产的是一种绿标叫北京醇的低度酒。(38度)。后来随着低度酒没落,牛栏山又改回主要生产中高度的二锅头。现在北京二锅头主要生产厂家一个是红星二锅头,一个是牛栏山,再一个是部队酒厂向社会开放后的京都二锅头,还有一个大兴的永丰二锅头。(它和京都是什么关系我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