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漂一族,来说说你心中的“印象北京”?
创业机会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一年一年过的太快了,北漂了11年,青春献给北京,看到了北京飞速发展的变化,现在在北京周边安家了,钱不多,够花,喜欢北京,热爱北京
我是北漂财男,我的印象北京是有爱又恨,原因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中心,又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极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我为生于中国,奋斗在北京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同时北京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高强度,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有时喘不过气来,备感压力,整体上说,对北京又爱又恨,爱大于恨,我爱北京!
视频加载中...首先感谢邀请,下面我对来北京这几年的印象,描绘一下。
我从食、住、行这三个方面描绘一下北京。
第一:食
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一直以来是我们这些外来人,在北京首要的考虑,在北京吃饭的话,要分地方,价格有便宜的也有贵的,这要看位置,五年前我在三环里住,在三环以里吃顿盖饭和面条。在14年、15年的时候是8块~12块不等,也有个别商场和商务中心,价格标在18~20元一份,现在过了五年的时间,自然物价和房价都高了不少,现在我们吃顿驴肉火烧或者一碗板面都在15元左右,而且我们住的地方在五外之外,可想而知,现在涨了不少,一份盖饭至少在18元左右,如果在三环以里可想而知吃饭的价格在18元左右,这还是不繁华的街区,要是在商务区吃饭应该25元以上,所以一天下来吃饭喝水要80~100元。这是关于北京吃的这一块。
第二:住
我们来对比下,14年我在三环里面住公寓宿舍,一个宿舍公寓的床铺是在600~700左右,住个一个小单间是在1800左右,如果合租是在三环外的价格会少一些,我当时去找过牡丹园周边的房子,那个时候一个老小区的次卧是在1400左右,现在我住在五环外的朝阳区,比海淀区略微的便宜些,我们住的三居室,和朋友合租是在6500~7200左右,这是双桥和传媒大学附近,现在一居室应该价格也在3500~4500左右,还不算是新小区,这就导致为什么北京的消费水平高的原因,主要是就是住房贵,个人觉得整个大陆地区北京这边的住房是最贵的。所以在北京租房子住,一年光房租就在3万~4万元,所以有一点就是在北京合租还不如买房子划算,因为房价和房租一直在涨。
第三:行
出行是北京比较便利的特点,北京已经有了15号地铁线,几乎覆盖了五环之内的各个地方,很多居住区和商务区都会围着地铁修建,大部分上班人员都会选择乘坐地铁出行,现在我们可以所熟知的滴滴出行,共享单车,神州租车,gofun共享汽车,地铁公交都是北京目前都比较普遍大家选择的出行方式,所以交通出行北京是极为便利的,不过有时候还会堵车,这就看我们的出行目的了,在北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我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几乎了解北京目前最主流的咨询,所以我的这些建议和经验,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对北京的印象。
作为资深北漂族,我印象中的北京是变化的,多元的。
2012年到北京以后,第一感触是,北京真的好大,楼很多很高,马路很宽,路上的车好多,一副繁荣昌盛的样子。等到安静下来,开始生活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北京的光鲜亮丽的背后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然而让人感到庆幸的是,在北京,只要努力,勤奋总会有饭吃。总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这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很是***。
随着时间的增长,经历换工作,换房子,换交际圈,慢慢的体会到了北京的无情之处。这是北漂人必须要经历和面对的事情。人的心就是这样,一直奋斗着,努力着,漂泊者。年轻时不问归期,到了一定的年龄问不问归期,归期都来了。有些人漂到头上岸了,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有的人漂够了,做出了更好的选择。最让人无奈的是漂累,没有上岸,回头又是茫茫一片,只能在叹息中蹉跎着岁月,直到岁月把人拍到岸上。
所以,在能做出选择的时候,把握好时机。也许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北京为五朝古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东西长安街和古宫以及充满老北京生活气息的胡同,还有各朝***陵园、***公园,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每天都在忙碌的打工族。
外国游客对北京的评价怎么样?
首都北京,根本不需要外国游客来评价。由于文化差异,欣赏鉴别差异。北京的万里长城,胡同文化外国人不易接受。就像我们不欣赏国外的教堂,古城堡一样。
北京的旅游市场是否兴旺,咱中国游客最有发言权的。从每天凌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开始,有数万游客围观,敬仰,就拉开北京繁忙旅游的模式。万里长城八达岭上,更是游客摩肩接踵,圆明园遗址,壮观依旧,水立方,鸟巢新兴景观加盟家门。北京的一切,在中国游客内心已给予满意的答卷。
尽管北京烟袋胡同,南锣巷胡同有一些外国游客来观光。那都大多是满足好奇心而已。真正能客观评价,弘扬北京京韵文化不多。都是浮在表面层次上。
天坛,北海,什刹海,正阳门都在展示中国文明建筑文化的特质。尤其是北京的饮食文化,既能包容北方酸辣咸口味。又能光扬南方甜,甘醇,爽口果脯精髓。
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活动中心北京。既有大气磅礴的宏观建筑物,又有老北京平淡生活的难改京味。中国人认知就好,我们并不在意外国游客的评论。
在北京教老外汉语,问过几个德国学生,他们通常在北京工作三年,有一个说来中国之前从德国媒体了解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来北京后发现很多媒体说的消息都是不真实的。他觉得中国东部已经很发达了,就是对随地吐痰和吃饭吧咂嘴有点儿看不惯。另一个德国学生非常喜欢中国,说中国人非常友好,生活非常[_a***_],而且中国人很少抱怨,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北京堵车,他希望多在中国工作几年。
做过几年外语接待工作,大部分接待的是来自于德国,瑞士奥地利的客人,这些客人对于北京的态度基本上是负面的。
首先,北京是超级大都市,堵车比较严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瑞士,奥地利,德国,这三个国家普遍是不***取建设高楼大厦以及建设超级大都市的价值观的。因此,绝大多数来自于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的客人,对于遍地的高楼大厦持比较负面的评价。
他们会觉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生活起来很不舒服,走在街上经常要时不时的抬头看,脖子很酸,有时候看不到天空。
像北京这种风格的城市,对于东南亚美国的客人来说可能相对来说好一点,但对于欧洲的客人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
其次,由于外国媒体的误导,北京***等同于中国***。外国媒体普遍把北京和不好的事情划上等号。对于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污蔑。
所以,客人是带着不好的联想来到北京的,即使北京的人民再怎么热情,再怎么友好,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偏见。所以,当他们离开北京以后,到了中国其他城市,往往会对其他城市的接待人员抱怨北京的感觉。
第三,北京的接待人员生存压力比较大,所以在接待的过程中,对于客人的二次消费要求比较多,这也是造成国际游客对于北京印象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往往觉得北京的接待人员非常的不友好,如果他们不做二次消费,接待人员的态度就会比较差。甚至连司机的态度都会比较差。再加上北京经常堵车,有时候他们会觉得司机的迟到是因为他们没有二次消费,所以司机故意放慢了速度,耽误他们的时间。
第四,由于国外媒体的***,他们到达北京以后,看到的中国和他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中国会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做接待工作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国企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联想。
他们会总是认为接待人员带他们看的都是设计好的内容,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美化过的内容,他们觉得看到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所有看到内容,他们都觉得是表演,是秀。所以,带着不信任去参观北京,参观的感觉就是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