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家长热衷给孩子报辅导班,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谢谢邀请!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的表现。尤其是家长自己没有能考出来的,希望在自己财力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让孩子上辅导班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这个社会重视教育的大环境的一种体现吧。但是,上辅导班多的孩子未必学习好。因为它打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
首先,上辅导班会占用孩子用于写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当别的孩子正在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的时候,你的孩子正奔波在去辅导班的路上,或者正在辅导班听课呢。那么孩子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作业不写不行,只能糊弄的完成。你辅导班得到的东西,远没有这儿失去的多。因为没有时间写作业和复习功课,那么该掌握的知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
第二,孩子参加辅导班,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强度,必然会产生疲劳,第二天学习新课的时候,精神就难以集中,影响了听课的质量。
第三,学习不能完全靠灌输。能不能学好,关键在于孩子自身。再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不学习,他也没有办法把知识灌输的孩子脑子里。而且知识的学习,只有自己静静的动脑了,才能学得更为牢固。
第四,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辅导就像零食。正餐吃好了,是不需要零食补充的。同样,如果能够在上课、写作业和复习当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完全没有必要去补课的。我读书的时候,几乎不怎么问老师,因为当这个题自己觉得困难的时候,老师往往也不会一下子弄出来,等老师思考半天弄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弄出来了,而且还贴了个到办公室的时间。所以,我一般不问,尽量自己思考,实在想不明白了再说。
第五,当你上辅导班的时候,其他孩子也不是闲着呢。所以,你补习了半天,花了挺多的钱,发现你的孩子并没有超出别的孩子,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
谢悟空邀请!
有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这些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应该权衡去考量你的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各种辅导班学习的压力,当学生在接受课堂老师给传受知识的同时,每个学生都在慢慢的有个适应过程,才能吸收老师传受的知识,并掌握老师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同时,老师在同学心中的影响己经定位,到课外再换别个老师辅导,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学习思路程序混乱,比如,一个老师一个样,说话语气,态度,让学生接受能力是否快慢,同样让学生须要时间去适应,我认为这是对孩子学习,在时间上的浪费,也是给孩子增加压力,到放学放假的孩子也不给空间休息,这样下去,孩子不但一事无成,学习的压力就容易给孩子冲垮的。
面对孩子的课外辅导班,父母应仔细斟酌,不可盲目的跟形势走,如果说你的孩子在某一科相对的成绩极差,可以考虑来逆补他的不足。总而言之,在正常的情况还是没必要去课外辅导班。
这只是我个人见解,如有不适还望指教!
今年我退休,为生活不那么单调,应聘校外辅导班,对这个话题有切身感受。
家长送孩子到校外辅导班有这样几种情况:
1.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现在很多家长工作忙,有些做服务工作的,下班时间和学生放学时间不同步,没有陪伴孩子完成作业的条件。尤其是小学的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学习能力有限,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将孩子送到辅导培训班,有专门的教师到校接,负责就餐和作业辅导,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学习。辅导学生学习和完成作业需要一定的教育技能,有些家长不会用合理的方式解答孩子疑问,特别是作文,面对孩子的发问无从下手,只会训斥。那些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学习辅导更无从下手,将孩子送到有一定信誉的辅导培训班,可以说弥补了家长的短板。
3.学生在家庭学习不专注。家里的人不同年纪,不同文化程度,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不如学校。下班后,家里成员做家务的,玩手机的,看电视的,聊天休闲的都有。可能有的家长会陪孩子完成作业,但不可能所有成员都不做其他的事。无形中就影响了孩子:大人都休息了,为什么我还在学习?作业不专心,消极磨蹭。长此以往,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在辅导班则没有上述情况发生,在安静的环境下,在同伴的陪伴下,大部分孩子都很自律,学习专注,完成作业速度也快。我们这个辅导班,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还提供课外书给他们阅读,每天阅读都有收获。
4.学生成绩不如意或者要提优。周末参加补课培训的,大都是成绩不尽人意,或者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高的孩子。小学的孩子不一定必须要参加,如果家庭学氛围好,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意识条件,可以多带孩子做做家务,参加参加社会实践,看看美丽河山,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送孩子学点特长,培养点爱好也可以,上了中学后恐怕就没这个机会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上校外培训班,比起散养,任其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好处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