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话里的“姥姥”,是什么意思?
分情景吧 要是叫人的话,就是摇摇车那个“妈妈的妈妈是姥姥,妈妈的爸爸是姥爷” 要是用来表达情绪,emmmmmm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他能拿奖金?姥姥(不存在,不可能,放屁,去***)!”
姥姥是指妈妈的妈妈。姥,本意母亲的意思,引申义,母辈值得尊敬的女人的意思。又指,从母(姨妈),母之母(姥姥),母之从母(姨姥姥)。引申义,老年妇女的尊称,后来成为老年妇女的俗称。中国北方称祖母、祖父为奶奶、奶爷,称外母、外父为姥姥、姥爷。粤语称祖父母为爷爷、嫲嫲或阿爷、阿嫲,称外母、外父为婆婆、公公。晚於沈榜的明代江西宜春人张自烈,在其《正字通·女部》中说:嫽,即媪之转声,义与媪通。今北人称外祖母为嫽嫽。沈榜用“姥”,张自烈用“嫽”,用字不同,读音释义全同。今北方诸多地方以“姥姥”称外祖母,至晚在明代之前,即已在今北京一带流行。此由沈榜的《宛署杂记》可证。张正烈的《正字通》更说“北人”如此称呼,或许以“嫽嫽”称外祖母,经过有明一代,进而流传扩展至北方更多的地区。
1、正常表达时,姥姥的意思就是妈妈的妈妈、也可以称作外婆、外祖母。
2、在发生争执,表达不服时,北京人常常会冒出一句:“姥姥!”。这里的”姥姥“并不是汉语里的“母亲的母亲”的意思,而是来源于一句满语。
满语中有一个词,发音为“姥姥”,意思是“鄙庸懦人”,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我鄙视你!”“我瞧不起你!”。姥姥这句满语语音简洁,和***骂娘表达情绪的习惯比较相符,所以很快就融入了北京,成了一句常用语。
王熙凤和鸳鸯2人为何要用1双象牙筷子和1碗鸽子蛋戏弄刘姥姥?
象牙筷子又重又沉又滑,用象牙筷子去夹鸽子蛋,是根本不能成功的。凤姐儿和鸳鸯就是想让刘姥姥出丑好逗大家一乐。
我们之前说过刘姥姥到荣国府空手套白狼,曹雪芹是有点不满意的。所以作者用了各种难堪的情节捉弄刘姥姥。既表达了自己的情绪,也让人了解身份的差别对于刘姥姥这样的人不公平待遇。
一,刘姥姥被凤姐儿等当成女篾片相公。
所谓篾片相公是当时士大夫外面应酬吃饭时给人***取笑的人。女人们是没有这个消遣方式的。刘姥姥的到来正好就被当了这个。也是凤姐儿和鸳鸯一尝夙愿的想法。主要的目的,就是逗贾母开心。
凤姐儿和鸳鸯也明白,贾母款待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必然不会白白让刘姥姥回去,一定有所馈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能拿到了利益,必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次取笑就是索取的回报。
二,曹雪芹有意让刘姥姥出丑。
我们曾分析过为何作者让刘姥姥如此出丑被嘲笑。这当然因为荣国府的贵族夫人小姐们不拿刘姥姥当人看有关。但也有一个原因是曹雪芹瞧不起刘姥姥的行为。我之前分析过也有两个原因。
首先,刘姥姥不劳而获,让人不齿。我们要清楚知道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是绝不光彩的。刘姥姥的人物光辉也不是因为忍辱含垢打秋风,而是知恩图报救巧姐。作者对刘姥姥打秋风是反对的。
其次,曹雪芹家败落后,曹雪芹流落北京,举家食粥是很惨的。他们也必然经历了去亲友家打秋风接受接济的行为。曹雪芹一定也受尽了世间冷暖通过对刘姥姥的嘲讽借以自嘲。
以上两点,是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被凤姐儿和鸳鸯戏弄的原因。象牙筷子夹鸽子蛋,既滑稽,又无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一梦三百年,世间几人识心酸。
眼前只见风月事,心中谁解荒唐言?
在《红楼梦》的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刘姥姥在秋爽斋晓翠堂宴席上出尽了洋相,让人们都笑的前仰后合,闪腰岔气。可是,作者写这些只是为了博人一笑吗?刘姥姥用象牙筷子夹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这里的鸽子蛋真的就是鸽子蛋吗?其实这个在前文中作者已经埋下了伏笔。
在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识通灵”中,薛宝钗在看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的时候,书中对通灵宝玉的描写是这样的,“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在宴席上,鸽子蛋就是雀卵,也就是通灵宝玉。
《红楼梦》是一部明末清初时期历史***的寓言***,刘姥姥隐指的对象是李自成。刘姥姥用筷子夹鸽子蛋,暗喻李自成千辛万苦争得的玉玺,却弄丢了,被满清轻而易举的得了去。
宴会一开始,刘姥姥就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给人的感觉是滑稽可笑的。然而,***如李自成在开国宴会上,首先站起来说:“看我老李胃口大不大呀,一口气就吃了一口大肥猪。”这样你就不觉得可笑了吧?
接着就是刘姥姥吃鸽子蛋的故事,“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夹攮一个。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为什么不说凉了,而说冷了,因为以后就被满清占去了,满清是雪呀,下上了雪,自然就冷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上,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这个过程比喻的就是李自成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被自己弄丢了,让满清白白得了去。
作者杜撰了刘姥姥的故事,嘲笑李自成只能乱世,不能治国,千辛万苦地从明朝手中取得江山,却被满清轻而易举的获得,“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是有炫耀的成分,豪富之家才有那么巨大的名贵材料制作的筷子
二是恶作剧,拿刘姥姥开涮,给她最贵重的餐具,却让她吃不上美食,就像贾府的大观园一样,她终究是个看客,这一切于她而言,只是个海市蜃楼
三是取悦贾母,让大家开心一笑。富贵人家什么戏都看过了,独有这乡间刘姥姥却很新鲜
凑趣答几句。
***里已经说了,凤姐和鸳鸯两人要寻刘姥姥的开心,制造哄堂大笑的气氛,哄贾母高兴。她们俩并没有恶意,也提前透露过这个意思给刘姥姥了(提前告诉刘姥姥在饭桌上说一句“老刘老刘,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的台词),刘姥姥很能领会,很是煞有其事地表演了一下。
象牙筷子的特点是:贵重、分量重、光滑。一、很贵重,让刘姥姥这个村妇开开眼,不过,这一点不一定对,也可以说凤姐和鸳鸯不一定有这个意思。二、份量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自然不如竹质和木质筷子好用,夹菜时难度大。三、表面光滑,自然夹菜难度又更大。
鸽子蛋的特点是:圆球形、表面光滑、个子虽然比鸡蛋小,但比鹌鹑蛋要大;用筷子直接去夹它的话,还是很有一些难度的,很有可能是好不容易夹住了、正要往嘴边送、不料它又滑溜开、掉下去了。书中好像就有写刘姥姥往地下找鸽子蛋,有没有?
设想我自己用普通竹质或木质筷子夹鸽子蛋来吃,很可能是先用筷子把鸽子蛋戳破,然后再夹,而不是直接夹起来。而凤姐和鸳鸯的意思,刘姥姥一定也领会了,所以她才会故意装出笨笨的样子、直接用象牙筷子夹囫囵个的鸽子蛋,好表演给大家看,逗贾母和各位姊妹开心。
象牙筷子夹鸽子蛋,可能是凤姐和鸳鸯想了半天所能想出来的最大难度夹菜动作了,于是就这么定了。
既可以认为刘姥姥被戏弄了、像个小丑似的表演、以取乐于贾府有钱人家,为她感到义愤、不值,也可以认为刘姥姥有一颗温暖的有爱的心,为这一场富贵人家和贫穷村妇欢快相识和相处的场景而感动。作为读者,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曹雪芹的用意何在呢?
1.先说象牙筷子。
在这一回里,凤姐和鸳鸯特意找了一幅象牙筷子给刘姥姥用,它的全名叫什么呢?
这筷子名叫“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老年,大约是陈年的意思,也有说是筷子上有老寿星图案,表示老年人长寿的意思;四愣,即四棱,筷子的头部有四个棱角,呈正方形,底部是圆形;象牙镶金,即用象牙为原材料,镶有赤金的筷子。
也就是说,凤姐挑的这副筷子,非常的华丽,但是却不实用,应该是有什么重大场合才会摆这样的筷子,以此来彰显家庭的富贵和奢侈的,因为它一是沉重,如刘姥姥感觉的“比俺那铁锨还沉”,日常吃饭根本不会使用这样的筷子;二是它头重底轻,非常光滑,在夹很滑的菜的时候难以夹到。
凤姐和鸳鸯是特意要捉弄刘姥姥,引众人发笑的,所以挑了这一副又沉又滑的筷子给她,还特意让她去夹鸽子蛋,果然,刘姥姥引得众人***一笑。
2.再说鸽子蛋。
鸽子蛋是清朝宫廷御食,达官显贵人家才会吃的东西,一般百姓是吃不起的,凤姐可能认为刘姥姥不会认识鸽子蛋,加上鸽子蛋很滑,配上上面的筷子,正好一举两得,让刘姥姥出丑(此处出丑无贬义),引众人发笑。
刘姥姥果然非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