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龙泉驿区2022年2月至3月是否是中高风险地区?
龙泉2022年2月至3月都不是中高风险区
龙泉人民表示我们目前安全的很,不需要全国人民担心,我们会做好疫情防控,绝不到处溜达,绝不让疫情蔓延,绝不给国家添麻烦
至于成都其他区域的,比如说双流,龙泉人民相信他们会遏制住疫情的,疫情会过去的
目前我市中风险地区共14个:
天府新区(4个):龙河社区凯华丽景小区,伏龙社区丽景苑小区,四河社区四河小区,洛森堡新殿蝶郡小区
高新区(7个):长城馨苑小区,天府世家小区,世龙公馆,中德·世邦和庭(原中德K区)1栋、7栋、8栋,名著司南小区7栋、8栋、9栋、10栋,乐活公社小区,英郡三期小区
金牛区(1个):沙河·云景湾小区
金堂县(1个):生态水城澜岸小区
成都高新区南城都汇是中风险区吗?
成都高新区南城都汇不是中风险区。成都高新区中风险区有: 高新区中和街道长城馨苑小区、高新区中和街道中德世邦和庭(原中德K区)1栋、7栋、8栋、高新区中和街道名著司南小区7栋、8栋、9栋、10栋、金牛区沙河·云景湾小区、高新区石羊街道天府世家小区、高新区桂溪街道世龙公馆。
成都的“姑姑筵”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宴席?
黄敬临的姑姑筵
红狼
可怜我六十年读书,还是当厨子;
能做得廿二省味道,也要些工夫。
这是成都南门外陕西街老成都公菜馆 (姑姑筵)堂前的一副对联,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厨子对自己的身世与心境所发出的感叹,有感伤、无奈,有***、自勉。正如联中所言“读书六十年”,此厨子非一般厨子,而是读书人出身。他就是姑姑筵的创始人兼掌勺人***临。
***临
***临(1873-1941),又名黄循,出生于双流县华阳镇(现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名门世家。关于***临其人,《双流县志》中有一份很短的小传:“(***临)善烹调,常与徐氏门徒,同窗好友,诗酒酬酢。每遇珍馐美味,必探本溯源,亲自入厨,时日一久,遂成美食家,烹调手。”所谓“徐氏”,是指***临的老师徐炯。徐炯也是华阳人,乃成都“五老七贤”之一。***临少年时师从徐炯,后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
师出名门,***临练得一身才艺,喜诗文,擅对联,工书法,更喜欢厨艺。后中秀才,出钱买了个员外郎身份,供职光禄寺三年。因受慈禧太后赏识,赏以四品顶戴,故有“御厨”之称。
姑姑筵是成都的一家特色筵席,如今应该叫“姑姑筵文化餐室”,坐落于杜甫草堂旁边,周边景色比较不错。姑姑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里面的菜是不零卖的,只包办筵席。
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会什么这个筵席会取“姑姑筵”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说起姑姑筵的渊源,最早要追溯到民国时期。清末民国,四川当地有一个人叫***临,十分热爱美食。他早年曾做过官,后来任期满了之后回到自己家乡开始专心于美食与烹饪,开来一家餐馆,挂出“姑姑筵”的招牌。
在四川话里,办“姑姑筵”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群小孩子用玩具小炊具一起玩烹饪游戏。可以看出,“姑姑筵”的创始人童心未泯,或者说,一直都在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纯真的理想和爱好。他还专门为自己的姑姑筵写了一副对联,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右手拿菜刀,左手拿锅铲,急急忙忙干起来,做出些鱼翅海参,供你们老爷太太;前头烤柴灶,后头烤炭炉,轰轰烈烈闹一阵,落得点残汤剩饭,养活我大人娃娃”,极富成都本土风味。
姑姑筵的风格是偏向于家常特色的,餐馆里除了聘请一两个名厨外,其他在后厨工作的全都是他自家的姑嫂。名厨与家厨相结合,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别具一格的风味。姑姑筵里的经典菜肴有烧牛头、坛子肉、香花鸡丝、酸辣鱿鱼等,还能在这里见到许多家常风味的泡菜。
除了菜品别具一格外,姑姑筵的经营方式也很有特色。听说姑姑筵每天只办理三四桌,在大多数时间里都需要提前预定。所以姑姑筵的经营特点是小而精,会根据参加筵席的每个客人的饮食喜好和忌口来拟定菜单和菜肴做法,十分贴心。
Cola
姑姑筵,说直白一点就是以前的筵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的八大碗,九斗碗这一类的传统筵席。因为当时都是当地妇女在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互相搭手,一起完成的桌席美食,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故称姑姑筵。
云麓世家优缺点?
缺点
没配套,没交通,没地段,在一个卡卡头,修在坡坡上,后门(好像叫西门)那边不通路,不晓得现在通没有,我刚搬进来的时候那边特别冷清,只有个小超市。从正大门个坡上去,那边全是项目部,而且路都没通,然后小区正大门对面是一片荒地,晚上很吓人。
优点
依托L形布局,具有约400米楼间距,相当于1.5个天府广场视距,大化视野景观,尽揽阳光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