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哪个更好?

  1. 原来是北京户口,迁到香港了还能迀回北京吗?
  2. 香港和北京哪里的人口多?
  3.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如何看待香港人?

原来是北京户口,迁到香港了还能迀回北京吗?

原来是北京户口,后来迁走了,无论是迁到香港了,还是迁到其他地方了,原来的北京户口就成了历史。再想落回北京户口,和以前的这段历史就没有关系了。

和从来没有北京户口的人一样,必须符合户口迁入政策才能办理北京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这三个机构都有不同的户口迁入政策,只要符合政策规定,任意途径都可办理。

关键是这些政策,你是否符合。比如人才引进,夫妻投靠退休后投靠子女等。建议登录以上三个机构的官方网站,查阅相关政策。

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哪个更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你已入籍香港,这种身份在大陆地区有优越性,很多和户口有关的事,都可以凭借这个身份享受同等待遇,但并不完全等同北京户口待遇。

不能。我一同事北京人。大学考到上海复旦?毕业后就上海工作。户口就落上海了。结果工原因又回北京了。户口进不来了。孩子也是上海户口。北京借读。不过属于不差钱的家庭。也不在乎。

香港和北京哪里的人口多?

毫无疑问,当然是北京首都的人口多呀。香港只是一个行政区,北京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里是政治文化中心啊。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到祖国的心脏,当然香港也是非常繁华的一座城市,香港也是咱们祖国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人口是北京多。

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哪个更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如何看待香港人

我在深圳工作期间有一同事,她是广州近郊人,早年叔叔、伯伯都偷渡去了香港。那些年大陆穷,叔伯们会寄些钱回来,探亲时也会带一些新奇的玩具和糖果什么的,她们一家对此很感激。后来就掉个了,现在是这边接济那边了。

题主发问的对象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笔者常年在北京工作,也算符合资格,但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因为在如何看待香港人这件事上,我觉得是肯定存在个体差异的,很难用一个观点代替整个区域的人,闲言少叙,直接说我的观点吧,那就是现在看待香港人比较复杂,亲近中多了一点隔阂。

其实如何看待港人,是有一条时间线变化的

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香港户籍和北京户口哪个更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候,对于香港最大的印象,就是港片,从港片中展现的香港就是花花世界,那时候的港产电影和电视剧,其实也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从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侠义世界,从《霍元甲》到《射雕英雄传》,那几乎就是儿时满满的记忆,估计永远都不会磨灭,里面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可能比后来多少宣讲都有用,还有很多时装片,当时看到的香港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光怪陆离又充满了想象,那时候觉得香港是高度发达的,从他们的衣着服饰乃至发型,都是代表了流行趋势,香港的音乐也是横扫大街小巷,很多粤语歌,即使完全不懂粤语,也是会跟着一起哼唱。

那是对于香港,对于港人,是高度亲近,乃至羡慕的,亲近是因为大家同文同种,而且过来的片子除了主题曲外,基本都是国语配完音的版本,理解起来没有任何违和。至于羡慕,可能是觉得香港人呈现的生活状态很让人向往,也都很有钱,衣食住行确实方方面面都不是当时内地能比的。

到了再大一点,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越来越了解真实的香港,也开始知道香港有贫富差距,但香港那时候依然是流行文化的策源地,那时候开始疯狂的喜欢黄家驹,喜欢beyond乐队。到了19***年,香港回归,全程看了直播节目,充满了自豪感,对香港也更多了一份感情。但等到了大学,港片就已经不是那么风靡,那时候流行的是看韩剧,哪怕你是个男生,当身边所有女孩子都看韩剧的时候,你也很难一眼不看,这是一个趋势,这个时候可以看出香港的文化输出能力逐渐减弱,所以从那时起,个人与香港的连接也在弱化,甚至有一段时间对于香港的人和事,是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的,也就谈不上有太具体的看法和意见。

直到最近十年内,大陆和港人交往日益增多,去香港自由行也成了一时的风尚,但交往多了龃龉也就多了,等再看到有关香港的相关新闻,很多都是港人与大陆人有矛盾,或者有争执的内容,这类内容多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普通民众之间的情感,从那些新闻中,可以了解到香港很多人都很瞧不起大陆啊,觉得大陆人素质低啊等等,这类内容看多了,肯定心里是不快的,明明我们把你当家人,你们却把我当嘲讽对象,但是当时总还是控制在一个度里。

但最近几年,有些事情就变味,很多香港年轻人轻率的行为,让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族群撕裂的感觉,政治,成了横亘在大陆人和港人之间的障碍,血浓于水、骨肉亲情的同胞,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个时候,起码作为笔者来说,我身在北京,对于港人的态度,肯定多少都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既不会无限的宽容,也不会无底线的空谈理解,有时还带着一点心痛,不明白为何两地的人心会渐行渐远,希望未来会改变。

曾经亲自去过香港,实际接触港人后,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港人


如果没有实际去过香港,可能多少说话会带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我曾经亲自去过香港,当时是出差,和同事一起,当时第一个印象是香港的酒店房间都很小巧,看得出来真是寸土寸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相对比较卫生,当时港人的服务态度和意识,也是值得肯定的。香港的路大多是盘山路,而且是左侧通行规则正好和大陆相反。夜晚漫步在维多利亚湾,和一群人一起看海,还能感受到海潮在脚下引发震动,还挺***的。走在香港的星光大道,不时还能看到各种表演,那里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自由的味道。当然最有名的要算是购物天堂这个称号了,经常能看到大陆人满载而归的身影。不过那里的气候闷热,白天实在不宜出门,难怪夜生活那么丰富了。

当时对于香港还有一个印象,也是非常不错的,那就是卫生,走在路上看不到垃圾,当然说的是当年。另外香港的房子确实多是鸽子笼,走在老街区,也有很多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房子,当时接触的计程车司机,和很多行业的服务人员,也到处能看到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老人需要自谋生路,一直干到老,这一点也有较深印象。

当时去的时候,与香港年轻人直接交流的机会较少,所以很难有特别客观的评价,因为两地关系还算可以,路上也有问路啊,餐饮时遇到的服务生啊,也都是年轻人,但都仅限于礼貌范畴,没有太深刻的交往。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吧,作为个体而言,对于港人现在多少肯定是有一些隔阂的,但也衷心希望未来能改变,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而且也真心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能再次绽放华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4094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