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最正的北京味儿,在一碗咸豆腐脑儿
别说北京的早餐选择少,追求的就是“少而精”,咱讲究着呢。只是,地道的北京早点,
如今不太常在市面上见到了。它们大多隐蔽在街头巷尾的“缝隙”里,“藏”住了外人轻易寻不着的京味儿。
粥、油条、豆浆、羊肉汤、卤煮、面茶、馄饨、糖火烧、焦圈儿、茶汤、山楂糕、炸咯吱、艾窝窝、丸子汤、门钉肉饼、炸灌肠、沙琪玛、驴打滚、豌豆黄、褡裢火烧、糖耳朵、馅饼……
炒肝儿
单从外表看,这炒肝和胡辣汤到是有几分相像,但这两者的味道和口感却有天差地别。胡辣汤鲜香麻辣,食材丰富;而炒肝则蒜香浓郁,口感鲜嫩。
将处理干净的肠子切段,猪肝切薄片儿,放入以老抽、料酒、盐、桂皮、大料、葱姜、小茴香等多种调味料制成的卤汤中卤制。
在卤汤中加入水淀粉,搅拌均匀成糊状。再倒入大量蒜粒,熬出蒜香,这炒肝就算齐活儿啦。
炒肝浓郁的汤汁混着蒜粒,肝嫩肠肥,香而不腻,浓稠润口,着实是让人上瘾的味道。一碗炒肝儿就一份猪肉大葱的包子,在北京,这可是最受欢迎的早餐搭配之一了。
爆肚
现在前门大栅栏各种名胜古迹前面卖东西的小商小贩大多卖的都不是真正的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有糖葫芦,门丁肉饼,褡裢火烧,炸松肉,粉肠,炸糕,糖火烧,驴打滚,豌豆黄,艾窝窝,糖卷果,卤煮火烧,栗子面窝头,炒肝,炒肠,炸灌肠,豆汁,焦圈等。这些是比较有名气的北京小吃,还有很多大家不算太熟的比如麒麟糕,面茶,茶汤……
其实还有很多,你可以去护国寺小吃店或者稻香村,伊利,牛街小吃店这些老字号的地方去尝尝,味道应该是最正宗的。
老北京的小吃最熟悉的不过是炒肝、爆肚、卤煮等等,其实有些偏门的小吃也非常美味,今天就给大家列举两种,自诩是老北京的诸位,看看你都听说过吗?
羊霜肠
十冬腊月、大雪纷飞,人们总要贴点膘才好御寒。《都门杂咏》说“严冬烤肉味堪饕”,可那是朱门酒肉,老百姓吃点什么好呢?羊霜肠则是普通人的赏心乐事了。
羊霜肠,其实就是鲜羊血过滤后,加少量淀粉,灌入洗净的羊肠子里。由于羊肠为白色,像挂了一层霜一般,所以就称为羊霜肠。其实放眼全国,这路吃食并不新奇,东北、内蒙牧区常吃的血肠就是它。
有意思的是,老北京的居民以旗人占大多数,满蒙地区流行的血肠在他们进关以后,其实很少在清代北京宴席的历史记录中出现,而是见于各小吃摊。更为有意思的是,经营羊霜肠的多为回民,但是他们自己却不吃。
按照***教的规矩,是不吃血的,所以羊霜肠不属清真小吃,但是却大多出售于***的羊肉床子。我做老北京的口述历史时发现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旗人聚居的地方总会有***。***人善经营,清代的旗人有铁杆庄稼,又不差钱,所以也就形成了***会经营一些个别不是跟教义太打架的美食品种,但是自己却不吃。
具体说到羊霜肠的吃法,跟满蒙地区就有所不同。常见的是加葱姜花椒大料炖煮,然后切片浇汤,再佐以麻酱、香菜等调料。这种做法虽然不多了,可在今天的市面上还能寻到。再一种做法,估计已经是绝迹了。这种羊霜肠类似于煎灌肠,就是切成片,放在铛上爆煎,口感是外酥里嫩,我是更怀念这种吃法。
卤煮火烧
一个菜底、二两火烧,便觉尘世温暖
我曾经写过不少文章讲述我对卤煮的喜欢。比如:卤煮,只有北京人才知道的幸福。十几年前,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工作是在《新京报》,当时在虎坊桥,虎坊桥一带有不少有意思的北京小吃,其中卤煮比较有名的有两家:南横街的小肠陈,工人俱乐部的凯琳卤煮。当时几乎是午饭的标配,一个菜底,两个火烧,便宜,好吃,落胃,吃完了觉得尘世温暖。
我陆陆续续推荐过的卤煮店还包括:东四卤煮店、北新桥卤煮、晴缘天地卤煮店、三元桥门框胡同百年卤煮、西四卤煮吕、陈亨卤煮小肠……各家口味都有区别,其实都各有各的缺陷,评价一个20块钱吃饱的小吃不能太过苛求,有的汤咸,有的料浑,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在一个人饥肠辘辘的时候,愿意进一家卤煮店,点一碗卤煮,搭配一份炸灌肠,再来一瓶北冰洋。
爆肚
外形粗糙,讲究可是多了去了
前些日子特别想吃爆肚,惦记着去以前东直门外的爆肚皇,到了之后发现人去楼空,查了一下,原来搬到了三里屯附近的一个写字楼里。于是摸着去了,点了肚仁、肚领、散丹、蘑菇头,还点了牛肉馅饼和糊饼,一碗粥,一碟素菜,吃的舒舒服服。老板还认识我,过来跟我打招呼,说刚搬过来一个多月。其实我还是很惦记着当年在东直门外的简陋房间里吃爆肚的情景。
我经常去吃爆肚的地方包括李记白水羊头,这里的爆肚品质不错,还有油爆肚仁,可以试试;六铺炕的金生隆爆肚冯、和平里的西德顺爆肚王、老门框爆肚……这些爆肚店往往都有涮肉,他们像是一对好基友,经常联袂出演。刚下了雪了天气,真的应该找个地方吃爆肚,喝小酒,吃涮肉。
两个字的北京名吃?
答:咱北京的小吃那是多了去了,您要是说只是两个字的名吃那也不是十个八个能代表的了的,听我给您念叨念叨。烤鸭,豆汁,爆肚,涮肉,卤煮,烤肉,等等都是北京名吃,但他哪个也代表不了北京的小吃,只能是北京小吃之一,您要不信,抽空你过来偿偿,不过您得找对了地方,现而今***的不良商家太多。
北京有哪些特色小吃和美食?
提到北京有名的小吃,你会想到什么?豆汁?不过这老北京喜爱的豆汁一般外地人接受不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喝这玩意时,差点没吐出来。实在不习惯。虽然朋友说再多喝两口,你就会爱上它。但是我总觉得这是一段孽缘,还是不要开始比较好。不开玩笑了,言归正传,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自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这些我就不介绍了,给大家介绍一些北京传统小吃。
一、熏鱼儿
这熏鱼儿是极好的下酒菜。虽然被叫做熏鱼儿,其实和鱼一点关系也没有。老北京人喜欢把猪头肉煮熟后再熏上一番。熏制过后,这颜色也变得颇为好看,入口呢,却没有一般猪头肉的那种腻。
二、炒肝儿
这是一道极具民间特色的小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搁古代,那个贵族吃内脏啊。这都是“下等人”才吃的食物。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的美味。以猪的肝脏和大肠为主料,再用淀粉勾芡,辅以蒜泥等配料。这道小吃其实极考验厨师功力,因为用猪大肠做过菜的人,处理不好,别说好吃了,恐怕你都不愿意吃第二口。
三、炸酱面
记得很早之前看《家有儿女》的时候,刘星的姥姥经常给他做炸酱面。我是南方人,面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我们主要还是吃米饭,所以根本不知道炸酱面是啥物,但是总感觉很好吃的样子,作为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炸酱面算是一款深受大家喜爱的美食。一般最常见的炸酱面是猪肉丁炸酱。当然什么酱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口味,在加上当季特有的各种面码儿,可以多吃两碗。
四、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将豌豆煮烂后,加入白糖,桂花等配料熬成糊状。和豆腐的制作过程还有点类似,都需要点石膏。最后冷却后切成方块即可食用了,不过我比较喜欢放入冰箱中冻上一会,再吃。夏天吃的时候不要太舒服。
篇幅有限,不能给大家一一介绍,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