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北京通州梨园最新招聘,通州梨园发展

  1. 宋朝的大太监杨戬,是怎么变成二郎神的?

宋朝的大太监杨戬,是怎么变成二郎神的?

题主这个问法,是根本不成立的啊。

首先这两位真的没有什么渊源。二郎显圣真君的原型并不是北宋徽宗大太监杨戬,只是恰好同名同姓。这俩人真的不搭嘎啊。

“戬”这个字是戬除、消灭的意思,这比较符合二郎神的形象设定。

北京通州梨园最新招聘,通州梨园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郎神首登场时在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这是二郎神这个人物形象第一次出现在通俗文学作品上,其形象为:“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

而据学者考证,这一形象来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丁***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一书,此书分上下两卷、每卷结尾都署:“大明嘉靖岁次壬戌三十四年九月朔旦日敬造。” 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

而西游记最早的刊时间是万历二十年,若依吴承恩晚年家居时作《西游记》,那是他公元1558年离开长兴县丞职位后才开始写的。所以《二郎宝卷》成书要早于《西游记》。

北京通州梨园最新招聘,通州梨园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实际上这两部书,都极有可能参考了元代杂剧二郎神,不过二郎神不叫杨戬、叫赵昱。而这位赵昱的原型是隋朝嘉州太守,传说这位太守曾经怒斩恶蛟。

这里就跟二郎神事迹之一的“斩蛟治水”对上了。

民间的信仰,都喜欢以讹传讹,然后再被迷信过度包装变得越来越离谱。

北京通州梨园最新招聘,通州梨园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比如历史上最牛的大神南京钟山神,在以前就是一个作死的县尉,名叫蒋子文。后来被人民群众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竟然变成了秦广王。

灌江口有个李二郎,是秦国治水李冰的儿子

汉中有个杨二郎,是十六国后期仇池国不带君主杨难。

灌江口另外还有个赵二郎,是隋朝时青城山的道士赵昱

历史证明被百姓推崇成神的基本都是为百姓谋利的人物,百姓感恩才供奉他,然而最先被抛弃的却是李二郎,尽管后世史学界一直想证明二郎神的原型是李冰的儿子。

到了唐朝之后,莫名的李二郎的香火就完全的断绝了,之后就剩下杨二郎与赵二郎了。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唐朝时候曾经流行三郎神。而三郎神原本是泰山神或华山神的儿子。但唐玄宗排行老三,也称三郎。于是民间便把三郎神牵强附会与唐玄宗身上用鬼神之说讽刺唐玄宗。但这种情况在宋真宗与宋徽宗身上是不允许发生的。

因为赵二郎姓赵,宋朝皇帝也姓赵,所以赵二郎就被那时被抹去了姓氏,直接变成了二郎神。民间可以供奉二郎神,官方不管,但不能加上赵的姓氏,不然跟唐朝一样用鬼神之说拿皇帝开涮,那事情就大条了。

于是,在百姓各种崇拜、迷信的相互宣传下,原本只类似城隍神一般的杨二郎就变成灌江口大神,而二郎神变成唯一的名字。

高赞答案以为宋朝太监杨戬与二郎神之间毫无干系,我要泼瓢冷水。据李天飞先生考证,两者确实是有关系的。简单的说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杨戬,因为一个故事,以讹传讹之下,确实变成了二郎神的名字。这个答案,靠度娘是不大靠谱的,我也只能引用李先生的考据结论。

大家谁家里有三言二拍的,可以把《醒世恒言》拿出来,翻到第十三卷。这一篇叫《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略述其梗概:

北宋宣和年间,徽宗天子在位。因独宠安妃娘娘,宫中另一位夫人韩玉翘再沾不上雨露,“既厌晓妆,渐融春思,长吁短叹,看看惹下一场病来”。韩夫人这一病,就是药石不进。有一天徽宗想起,此女原是殿前太尉杨戬进奉,便让他领回家去,说得漂亮是等夫人痊愈了再进宫,其实就是不想她死在宫中,发配回太尉府罢了。

这位韩夫人怎么说呢?其实就是长久没有夫妻生活给闹的,在宫外好了也不愿回去,反而又听评书又吃酒,听了“红叶题诗”的故事,想起自己大旱三年,不由气沮,病体更沉。一天听说附近二郎庙灵验,便去拈香拜祝,这就和二郎神扯上关系了。

既然许愿,便会还愿,这就像钱钟书先生的借书理论一样,简直是追女的妙招。还愿那天,韩夫人掀起销金黄罗帐幔,见了二郎真像,心心念念,只想嫁一个这样英伟的丈夫。并且还祷告了出来。

当夜,万花深处一声响亮,一尊神道正如庙中所见二郎一般,来到韩夫人香房,见面不表。次日又来,韩夫人已然动情,于是极轻易地两人就床榻欢爱,绸缪备至。如此怕有月余,却被杨戬发觉。

竟有人敢睡皇帝的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杨戬疑是伪神,先后请道士作法收妖,到最后虽然妖没捉到,却留下了二郎神一只“四缝乌皮皂靴”。仙人法力高强,又怎会被一区区道士打落鞋子?这已经证明了确实是有人装神弄鬼,骗奸帝妃。

这个题目不符合历史,神话中的二郎神杨戬不是从北宋太监杨戬演变来的,把二者混为一谈,纯属望文生义,以为两个人同名,便有渊源。

二郎神的名字是什么?杨戬。那么历史上有叫杨戬的人吗?有,他是北宋末年的一个太监,与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宋末六贼”齐名。

但二者仅仅是重名而已,没有任何关系。

二郎神是神祗的名称,他的姓名却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版本传说中,二郎神拥有不同的名字。

1,李二郎说,二郎神姓李

从北宋仁宗年间开始,秦朝太守李冰的次子被封为“二郎神”,李冰父子在四川主持修建都江堰,造福一方,为百姓爱戴,建庙纪念,这一时期的二郎神姓李。

2,赵二郎说,二郎神姓赵

隋朝时有一个道士叫赵昱,曾在四川显灵治水,当地百姓和官员在灌江口为之立庙,称二郎神君。北宋真宗时,宋真宗信奉道教,追尊为“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又姓赵了。

3,杨二郎说,二郎神姓杨

北宋初年开始,民间传说二郎神姓杨,称为杨二郎,但一直到明末《西游记》成书,都是只说二郎神姓杨,并未说他名叫杨戬,到了《封神演义》中,才第一次出现杨戬的名字,然而《封神演义》中的杨戬,道号并不是二郎神,而是“清源妙道真君”。

本来是受人景仰的天神,最后为何会和北宋的太监扯上关系?

其实这里要补充一点,有关于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比较复杂,一直到封建社会王朝结束,人物才算是完全的饱满起来。

而二郎神的原型,则是要结合了三个人的故事。包括了秦朝灌江口的李二郎、隋朝的赵昱赵二郎、宋朝太监杨戬杨二郎,除此之外还出现过李二郎、赵二郎等原型。

说起这个李二郎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父亲是修建都江堰工程的李冰。但凡提到都江堰工程,人们只记得李冰,却忘记了他儿子李二郎的功劳。

当年在李冰病逝之后,他的儿子接过父亲的位置,才彻底修建完成。两人所修建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水利工程,至今都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关于李二郎,还有着一则传说。

当年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有一只妖龙为非作歹,于是派出李二郎前去擒拿。但是一番争斗之后,妖龙不见踪影。李二郎也搏斗累了,就拿着铁链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不一会一个老妇人路过,听说事情的经过之后,就把铁链要了过来,原来她就是黎山老母。又过了不长的时间,一个身穿黄衣服的中年人路过,想问老妇人讨一口饭吃。

黎山老母认出了他是妖龙的身份,就把原来的铁链子化做成了面条。妖龙吃完之后立刻现出原形,而且被铁链子捆的紧紧的。李二郎看到后大喜,要把他就地处死。

但是被黎山老母阻止,因为如果没有老龙吐水,庄稼还怎么种?于是就修建了一座卧龙观,把这条妖龙镇压在了下面,也就有了如今寒潭卧伏龙的景观。

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两人,就在都江堰旁边给他们修建了庙观,也就是所谓的二王庙。

不过当时李二郎还并非是二郎神,东汉末年二郎神的传说越来越多,后来传到都江堰地区之后,由于二郎神掌管水利,于是就把李二郎当做二郎神。

隋朝时期有一位隐士名叫赵昱,但是在隋炀帝的逼迫下,他走上了仕途之路,被任命为四川嘉州太守。当时本地有一条蛟龙作恶,身为太守的赵昱降服了妖龙,从此之后不知所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3885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