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瓶梅》里的女性是不是都很可怜?
《***》里的女人都是可怜人,犹如被圈养的宠物而不自知,吃饱了无事生非,使出各种阴谋算计他人,然后以此为乐,殊不知原来自己才是最可怜那个。
潘金莲便是如此,谋害了武大,入了西门家,以为从此找到真爱,有了依靠,却不料只是个老五,所分到的恩宠虽比前四个多那么一些,但终归是不完整的,于是开始了争风吃醋的日子。
孙雪娥是个最没用的,劳作事多,又不会察言观色,也有心争个高下,却没有手段,慢慢地就沦落成为最倒霉最没存在感的角色。这样的软柿子,潘金莲捏起来毫无压力。
庞春梅是潘金莲的同盟,在她们眼中,西门庆就是一盘菜,她们首先要做的无非是先合作抢得更多的分量,然而回到房间重新分配。继室吴月娘心性淡泊,从来不争宠,二房李娇儿有自知之明,处事低调,这两个暂且不用费心对付,三房孟玉楼带来了好大财富,又风流俊俏,温柔和气,不可力敌,只可智取,于是潘金莲便刻意与之友善。
所以老四孙雪娥便是首先要对付之人,她负责家中厨房伙食,以膳食之事陷害当是最容易的,一日西门庆在潘金莲房中要吃荷花饼、银丝鲊汤,孙雪娥一时赶做不及,庞春梅趁机大闹,潘金莲更是煽风点火,让西门庆听了大怒,踢骂了孙雪娥。
孙雪娥虽然勤快,却不是个伶俐的,被踢了居然还发牢骚,又被西门庆回来打了几拳,后来觉得很委屈,又到吴月娘房中说潘金莲霸拦汉子,背后无所不为,潘金莲听了与之对骂起来,然后又向西门庆哭诉,西门庆因此又拿短棍打了孙雪娥。
潘金莲打压了孙雪娥,便以为自己是胜利者,却不知原来也就是出了当前一口气而已,西门庆根本不是她所能掌控的,后来的李桂姐、李瓶儿、宋蕙莲等等,屋里屋外,西门庆都是荤素不忌,潘金莲所分到的终究有限。
而西门庆死后,孙雪娥便在吴月娘耳根前极力撺掇打发潘金莲庞春梅二人出门,这也算是因果报应吧。
我们说,无论是潘金莲、庞春梅、吴成娘、李瓶儿,或是韩爱姐、宋惠莲,她们都是当时特定文化孕育下的怪胎。当束缚女性几千年的礼制规范上一旦出现松弛时,这种被压抑已久的个体欲望便会如洪水爆发般被释放。它来的是那样迅猛,一切行为完全依凭自己内心的欲望。在这些人物身上,略去那些不适当的成分,已经体现出近代新女性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她们以女性自己独特的姿态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上,不再甘心情愿地去作男权社会中男人的点缀。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心然。
东吴弄珠客在《***序》中开宗明义:“《***》,秽书也。如诸妇多矣,而独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命名者。盖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较诸妇为更惨耳”。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在封建礼教势力的强大压力下,书中的女性挣扎着过日子,不能不令人感到一丝悲哀。她们的毁灭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悲剧。
《***》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言简意赅道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
全书中女性人物众多,有服侍主子的粗使各类丫鬟,也有高高在上,整天相互倾轧勾心斗角争宠的婆娘,还有专门走街串巷拉拉皮条保媒的虔婆,尼姑等,人物种类繁多,类型不一,兰陵笑笑生用白描手法,一一展现出她们性格特征。尽管她们身份低等不同,但命运基本相似,结局基本都很惨淡,这里挑一两个细说一下。
首先说下武大郎的女儿,迎儿。
迎儿是武大郎与前妻的女儿,前妻死后不久,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潘金莲不是省油的灯,对迎儿轻则骂,重则打,时常不给饭吃,饿着迎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大郎被毒死后,西门庆忙着娶孟玉楼,没空搭理潘金莲,潘金莲寂寞难耐,指使迎儿上街找西门庆,结果无功而返,潘金莲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迎儿身上,先是一顿打骂,不解气,命令迎儿***衣服,用鞭子抽,还不解气,让迎儿把脸伸过去,用尖尖指甲在脸上抓出了几道血痕。真是残忍又变态,后来王婆看到迎儿脸上的血痕,心里都打颤,觉得潘金莲有点恶毒了!
其次,再说下潘金莲。潘金莲阴险毒辣,***泼悍,为了偷情,毒死武大郎,后来为了争宠,害死了李瓶儿的儿子,也间接地导致李瓶儿死亡。她在西门府,也甚的西门庆的宠爱,可是,秉性难改,她不但跟女婿陈经济***,还勾引府中清秀侍童,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最后被武松挖心剖腹而死,算是罪有应得。但是,如果盘点一下她的前半生遭遇,对她的***泼悍或许也会有一丝丝同情。
潘金莲九岁被卖到招宣府当使女,被王招宣性侵,王招宣死后,又被卖到张大户家,张大户悄悄收用了被老婆知道后,又被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当老婆。她被自己的亲妈当成货品一样卖来卖去,丝毫没有亲情可言……
类似于这样人物例子,在***中枚不胜举,处处皆是,作者几乎不带任何感***彩,看不出同情或者悲哀,这不是说作者没有悲悯心同情心,而是悲剧实在是太多太多,根本就来不了悲悯同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