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罗森晚班累吗?
夜班肯定是累的,熬夜最主要
罗森上夜班其工作业务较多,接货,验货,查保质期废弃等业务,与进场相比非常劳累。
2、罗森上夜班需要直到早班来人交完班后才能下班,客流量也非常多,非常乏累。罗森上夜班其工作业务较多,接货,验货,查保质期废弃等业务,与进场相比非常劳累。
罗森上夜班需要直到早班来人交完班后才能下班,客流量也非常多,非常乏累。
很累,要上夜班。晚上等来货,接货,验货,查保质期废弃,陈列,卫生,制作包子,关东煮,油炸品这些,除了吃饭基本都是在补货,没有闲着的时候。
直到早班来人交完班后就下班了,不得不说夜班是真熬人呀,到家第一时间就是睡觉,衣服都没脱刚躺下就睡着了。
24H社区便利店未来会成为主流吗?有哪些弊端?
从趋势来看,社区便利店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1、随着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会用太多的时间去其他地方购物:2、虽然现在流行网上购物,可对于一些像蔬菜,大米以及零食等都是随用随买。3、如果社区便利店能在价格,品控做到有的放矢:不店大欺客,不坑蒙拐骗,不售***冐伪劣让人们对该店形成需求依赖,那么社区便利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从事消费品销售批发10多年,合作过不少于几千家超市,他们的营业面积、经营理念、资金实力各部相同,我的客户每年有关门转租的,也有新店开业的,对于便利店业态的经营,对于便利店模式的发展方向,我不敢断言,只是做下我的判断:前景光明,过程漫长,夹缝生存,难成主流。
从邻国日本的便利店生态得到的启示,现在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些日本便利店品牌,7-11,罗森等,大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去过以上各品牌超市的人们会发现,他们的自营速食产品要占到全部货品的70%左右,各种盒饭、蛋糕、咖啡、等是他们在日本得以快速发展的独门秘籍,其他业态难以模仿,这个现象的背景就是,当时日本完成了工业化,社会竞争加剧,城市里的人们每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口腹之欲,而7-11恰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不贵的价格、每天从不重复的品种,可以堂食和不错的就餐环境,再搭配些超市里的其他零食和饮料,既无价格上的负担又解决了自己动手的劳苦,简直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这就是日本便利店崛起的秘密,当他们进入中国后,现阶段的情况可是不尽如人意,除了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务区,其他地段的经营情况都未达标,因为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吃饭的场景还在饭店和家里,你见过几个在便利店吃饭的消费者,而且对于每个便利店100左右平米的经营面积和2-3000个品类的货品,是无法吸引消费者在便利店长期消费的,君不见,美式的大型商超,多会也是人头攒动,生意火爆。所以,社区便利店要想干好,必须要做出差异化的优势,那就是打出感情牌,通过和老街坊和老邻居的长期一起生活,有共同的生活基础和感情基础,店主非常熟悉来店消费的消费者的性格和特点,知道他们的喜好,知道他们的需求,抓住这批人,社区便利店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大型商超和连锁超市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极具个性化的服务,注定无法进行大量的***,无法形成销量上的优势,所以,生存的空间极有限,但是也有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胡同里的夫妻店,经营上是不怕和沃尔玛和7-11竞争的,凭借着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邻居积攒的客情,其他业态是比拟不了的,所以,买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谁卖你这些东西最重要,这也是,同一位置的店铺,有人可以经营的不错,有人接上就砸手里了的原因,我的分析不知是否完整,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