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南京、西京都在中国,为何偏偏东京在日本?
日本东京原名叫江户。
是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的治所,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二百多年,建立了交替侍从的制度,每个大名每隔一年都要来江户,并且把老婆孩子留在江户,强力***了当地经济发展,江户遂成为日本第一大城市。
(江户城)
当时日本的首都是京都,***世代居住于此。明治***登基后,打败德川幕府,开始明治维新,***就想把德川家的遗产占为己有,于是决定迁都江户。
由于江户在京都的东边,所以这个新首都就叫东京。
所以,日本的东京是相对于日本京都而言的。跟中国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最早的东京是洛阳。
这是相对于长安这个西京而言。汉唐曾建都长安,但是长安虽险,但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于是营造了东都洛阳,特别是隋唐时期,洛阳地位与长安相差无几,时称东都,又叫东京。相应的,长安就是西京或者西都。
东京是中国领土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
这里说的东京,当然是中国的东京,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地理名词,但在北宋时期,我们的东京可是物华天宝的国际化的繁荣大都市——汴梁城,也叫汴京,现在叫开封。
古代中国有双首都(陪都)制乃至多首都制,最常见的是西京和东京,有时也会有北京和南京。
五代十国开始,统治中心向东边迁移,西京就成了洛阳,东京就是汴梁。
明朝的时候,朱棣北迁,建造北京,金陵城就成了南京。
北伐胜利后,国民***定都南京,把北京改为北平,但民间也一样有北京的旧称。
虽然西安已经不做首都逾千年,但说起西京,一般人还是开启默认是西安的模式。
唯独这开封在现代不怎么被称为东京,那是因为从五代到北宋这段时期比较短,五代和北宋又是比较弱鸡的朝代,距离今天又很远,所以流传度不那么高,也就情有可原。
说起日本的首都,从794年一直到1858年,那指的都是京都城,但明治时代,日本***完成了把首都从京都迁往东边的江户的过程,这时候,为了有效区分,江户就成为了东边的京都,改称东京。
这个东京历史虽然非常短暂,但随着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强势,与中国打交道增多,在中国也慢慢普及了城市名称,导致现在大家一说起东京,十有八九想到的是日本首都这个东京,而不是千年之前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城。
在这么多帝都中,有所谓四京说,是说北京、南京、东京和西京。北京首次作为国家的首都是在东周的燕国时期,所以北京也叫燕京,后来在辽代,北京作为辽的陪都,金代是是金的五个首都之一,正式作为统一王朝的首都是在大元时期,称大都,以后我们就知道了,除了民国时期不是首都外,元以后,北京一直是首都。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南方***的首都,五代十国时期各种小国都定都南京,虎踞龙盘之地。南京首次作为统一王朝的首都是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来北伐成功,南京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好景不长,靖难之役后大明首都转移到北京,实际上南京只做了34年首都。
东京,这个东京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日本首都东京,而是宋朝首都,为中国首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东京汴梁”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1127年金国侵占北宋后,称为“汴京”。
西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没这个概念,而西京在哪里呢?西安,中国历史上西安沿袭过几个朝代长期被称作西京,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首都、京师。西周的宗周镐京,西汉京师长安,东汉的京师长安,曹魏黄初二年,长安列为五都之一,称西京 。隋唐时期,长安为京师首都,有时也称西京。中华民国国民***以南京为首都,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建陪都,曾更名西京市。
日本首都叫东京,也并非完全和我们没关系,由于深受唐文化影响,日本也效仿中国,用方位来命名城池,用“京或都”来称呼首都。在没有东京之前,日本的首都叫京都。到了德川幕府时代,京都迁移到了江户城,明治维新之后,为了区别于旧都,江户就改成了东京。
谁说中国没有东京?东京很早就是并且永远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多人说到东京、西京,喜欢斩钉截铁地说西京就是西安,东京就是开封,这无疑是一种误区,西安做过西京,开封做过东京,但西京未必一定是西安,东京未必一定是开封!
中国历史上不但有东京、西京,而且还不止一个,做过东京、西京的城市少说也有6、7个,东京、西京在不同时期指不同的城市,但到现代后,城市名称只剩下北京和南京了。
现在我们实行一都制,国家只有一个都城,就是首都北京,没有陪都,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普遍实行“两京(都)制”或“多京(都)制”,也就是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都城,这些都城被称为“京”,除一个首都外,其他都属于辅都(辅京、陪都、别都)。
这么多都城该如何区分?很简单,根据都城在全国的方位或与首都的位置关系确定,比如在首都南面的辅都称“南京”、首都西面的辅都称“西京”、首都南面的辅都称“南京”、首都北面的辅都称“北京”,这些东京、南京、西京、北京都不是特指哪一个城市。
唐朝时,以长安(西安)为首都(西京),同时有东都洛阳(东京),合称“两都”、“两京”,东汉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作作《两京赋》,写的都是长安和洛阳,文章中就把长安称为西京、西都,把洛阳称为东京、东都。
北宋时,京就更多了。首都位于河南开封,当时又称汴梁、东京、汴京,同时还设三个陪都,以今河南洛阳(因历史传统)为西京,今河南商丘(赵匡胤龙兴之地)为南京,今河北大名(战略位置重要)为北京,北宋以前的五代***基本上也是西京洛阳、北京大名、东京开封的都城设置,这一时期,西安不是西京,洛阳也不是东京。
同时期契丹建立的辽国也是多京制,以临潢为上京即首都,以幽州(今北京)为南京,以大同为西京,以辽阳为东京,只是没有北京。可见,任何一个***别管大小位置,理论上都可以有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的。
到了明清时期,疆域版图更大了,多京制反而不受欢迎了,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全国只设一个陪都南京,毕竟这是前都城,也是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也只设了一个陪都——盛京,今天的辽宁沈阳,因为这里是清朝在入关前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