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女生被4名男生殴打,什么事这样***?你如何看此事?
昨天,看到“女生被多名男生殴打”的视频,极为愤怒!***中,3名男生对一个女生,拳脚相加,几乎每一脚,都是对着头部而去!
可以说,这都是致死的打法!
笔者粗略地数了一下,踢头部6脚,打耳光4下,用藤条打3下,按压头部约5秒。
请注意,这还是众多***中的一段,如果将全部***剪辑起来,说实话,作为一个父亲,我不忍心!
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呢?
目前,没有更多的报道,当地***新闻办公室只有一句“发生口角争执”(见下图)。至于发生怎样的口角争执,语焉不详。猜测也没有意义——笔者在做班主任的时候,就经常给学生讲,舌头和牙齿关系很好,形影不离,有时候也会发生***——但他们依然不离不弃!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口角争执”,会演变成这个结果!
其实,校园欺凌,不是现在才有的。校园欺凌,自从有了学校,古今中外,都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争斗就一定会有人强势有人弱势——所谓“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朋友别哭》)。所以,彻底根治校园欺凌,几乎就是痴人说梦——作为教育者,我始终认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可以减少校园欺凌,并专门写过多篇文章谈论这个话题。
治理校园欺凌,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彻底的治理方式,或者说最好的预防方式,其实是惩治——人性当中有一个固有的特性,叫做趋利避害,这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无所谓对错。
欺软怕硬的核心,其实就是趋利避害。所以,只要对那些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予以严厉的惩治,自然就不会有人效仿——基于对后果的恐惧,会让他在施暴之前,多几分掂量。
为什么近年来越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恶性案件,爆发越多?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缺乏惩治,或者说,惩治手段不能染这些施暴者产生“避害”的心理。试问,有几个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得到了惩罚?还不是一样,进行所谓的“严厉的批评”,然后“赔礼道歉”——孟子早就告诉我们,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行弗乱其所为”,结果,被施暴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损伤,施暴的,道个歉赔点钱了事,美其名曰法律是这样规定的!
5月27日,一个云南女生被打的***在网上疯传。
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在5月25日的时候,四名男学生(三个15岁一个14岁)与一名女生(12岁)发生口角,放学后四名男生把该女生叫到校外进行了殴打。
从***可以看到,男生对女生进行了殴打,拳打脚踢,十分嚣张。
5月27日,相关部门注意到该***后开始介入调查。根据5月28日的通告,***者以及监护人向被打女生以及监护人道歉,学校已经对***者进行了处分,公安机关对监护人进行了批评教育,纪委监委对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这是典型的校园暴力,本***处理迅速,但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②家长该如何反思?
如果你是女孩的父母,你会有如何的反应?如果你是***者的家长,你会有如何的反应?我也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如果有人敢这样对我孩子,我肯定会加倍奉还。作为***者的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教育上的缺失,这个时候要及时干预,不能放任。
我刚刚看到了这个***,这是发生在云南的一件事情。在***中,我看到ー名女生被多名男生围殴欺辱,引起了广发网友愤怒,很多人纷纷在***底下留言。希望能严惩这些施暴者,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经公安机关调查,5月25日,李某康(男,15岁,学生)、普某鸿(男,14岁,学生)、李某有(男,15岁,学生)、普某(男,15岁,学生)4人因与朱某(女,12岁,学生)发生口角争执,遂于下午放学后找到朱某将其叫到校外新广场进行殴打。
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都是读初中的孩子。仅仅是因为发生了口角争执,于是,这4个男生就对着这一个女孩猛打起来。
在***中,这4个男生不停地用脚踹女孩头部及背部,用手推她,抢夺并打飞了女孩的手机。女孩坐在地方,非常无助。其中,一名男生用细条欺辱女孩,并将其摔倒在地,女孩全程没有反抗。可以想象出当时女孩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她她的内心有多么恐惧?
后经医院初步检查,这位女生朱某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目前正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而且越来越严重。12岁到15岁的孩子还是读初中的年龄,他们就敢下这样的狠手殴打他人,难道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即使死打了人也不用偿命吗?原因只是他们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他们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