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三号线为什么一直没开通?
当时***着先修三条线,也就是刚才说到的一环两线,线路名称选择用数字,这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早的地铁,理所当然的就用1、2、3:1号线贯穿东西,3号线贯通南北、穿越德胜门,2号线围着北京内城环行。
当年修地铁,还没有盾构机这类先进的隧道掘进设备,要从地面开始挖,要不怎么把城墙和城门都拆了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修地铁碍事儿。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3号线的规划改了,想从青龙桥奔西直门,但并不止于西直门,而是穿城而过,经东四十条折向首都机场。1965年的时候,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要修还不按顺序来?肯定先修1、2号线哪!1***3年,北京地铁规划从“一环两线”发展到8条线,但3号线的***没动。
北京地铁3号线受北京地铁6号线调整走向的多次调整影响,北京地铁3号线原有规划被搁置。因为没有规划好,所以还没有修建起来,总是有很多原因影响了3号线的修建。不过以后3号线肯定是会修建起来的。
北京地铁3号线为什么尘封?
说到3号线,就要从1965年的“一环两线”方案讲起。
所谓“一环”,就是指沿北京内城城墙修建的环线,而“两线”分别是东郊热电厂经北京站与环线连接,然后出复兴门经公主坟到石景山的线路;以及从西直门到颐和园线路。
在这个方案中,已经给3号线预留了位置。规划中的3号线非常长,西起香山,东至首都机场,同时起到西北、东北郊区放射线和城内北部东西干线的作用。所经过的重点地区包括西山,海淀科教区,内城北部,农展馆,酒仙桥工业区和首都机场。
北京市***原***在1、2号线修建完成之后,按西-东-中的顺序修建3号线,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环两线”的二期工程,也就是复兴门-西直门-东直门-建国门的马蹄形半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彻底建成。
此时,一期工程已经不堪重负,为了缓解地铁客运压力,在隧道专家王梦恕的主持下,长安街地铁东延工程,也就是“复八线”开始实施。因此,3号线修建***只好后延。
3号线在这一阶段未能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沿线重要的功能区(西段三山五园旅游区、中关村科学城、西外大街,以及东段酒仙桥、望京、首都机场)在1999和2002两次规划调整中被置换给了其他线路,而获得的平安大街沿线相对于周边功能区来说,优先级要低得多。
和同方向相近的6号线相比,西段可能3号线略占优势,但东段3号线只有东坝(当时东坝也是规划远期实施),6号线则有CBD和通州新城两个重量级影响因素,作为决策者一定是会选择6号线而舍弃3号线的,所以3号线才会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