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北京美食太监,北京美食太监是谁

  1. 北京话是太监传出来的吗?
  2.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到底经历过什么?
  3. 东厂总管是太监吗?

北京话是太监传出来的吗?

不是。北京话是地方话,源自北京。封建王朝时期,在皇宫当差的太监来自四面八方,自然操着不同的地方话。

如传说,河北河间县多太监,大内有许多河间籍的太监,这些太监说的应该河间的地方话。据说,北京人很少有当太监的,北京话是太监传出来的缺乏依据和考证。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到底经历过什么

太监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当时他们被称作“寺人”,后来才逐渐的被阉人、宦官、太监等名称代替,由于太监的身体构造经过了“特殊处理”,所以每个朝代的统治者们才放心的让太监呆在皇宫里侍候妃嫔的生活起居。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太监这一特殊群体才被取消掉。那么,晚清最后一个太监是谁,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北京美食太监,北京美食太监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名叫孙耀庭,原名留金,他出生于一个兄弟姐妹很多的穷苦家庭,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每个人都害怕了过这样的生活,留金也不例外。有一天,留金看到了“荣归故里”的大太监小德张,那种排场让留金羡慕不已。此时他心里的想法就是当太监才是最好的出路。于是他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对于他的想法起初还是反对的,因为他们知道成为太监之后意味着什么。后来在留金的一再恳求下,父母才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

由于家里没钱,净身只能在自家进行,由留金的父亲亲自操刀,由于家里没有麻药,留金在净身过程中痛得昏了过去,直至三天后才醒过来。谁知,他醒来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父亲说的“清朝灭亡了”,这句话也就意味着没人需要太监了,留金的净身“手术”白做了!

自认倒霉的留金就这样在家里过了一段时间,后来末代皇帝溥仪又面向社会招聘太监。此时,留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于是就去应聘并正式成为了一个太监,从此他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孙耀庭。此后他凭借自己那股聪明机灵劲,很快就在宫中站稳了脚,并被分去伺候端康太妃!

北京美食太监,北京美食太监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由于宫中失窃,孙耀庭被牵连其中被赶出了皇宫,此时的孙耀庭只能回到老家跟哥哥们一起生活。然而不久后,失窃***被查了清楚,孙耀庭又被招进了宫中,这时他的任务就是侍候婉容皇后!

然而好景不长,冯玉祥逼宫,溥仪被赶出皇宫,此时的孙耀庭算是彻底失业了。之后他又回到了老家,靠做些零工免强度日。解放后,孙耀庭得到了***的关怀,生活质量大大得到了提高。就这样直到1996年孙耀庭才逝世,终年94岁。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北京美食太监,北京美食太监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最后一个有名的太监叫做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小名留金,公元1916年托关系进入紫禁城成为一名太监,1924年冯玉祥倒戈进京,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孙耀庭结束了他的太监生涯。

那么孙耀庭是怎么走上太监这条路的呢?

孙耀庭出身于贫农家庭,一家6口,父母亲和4个兄弟,父亲在村里私塾教师家里帮忙种地,母亲也为这个教师家里做饭,孙耀庭也趁机能免费上几年学。后来因村霸的欺凌和诬陷,父母失去了工作,一家6口最后不得不上街乞讨

也是这时,孙耀庭想起前几年“衣锦还乡”的大太监小德张,小德张回乡时的排场,对于孙耀庭这样没见过大世面的人来说,就是一场奢侈豪华的演出。那热闹的场面,威风的派头,请全村吃的精致的酒席,三天三夜不断的大戏,孙耀庭一直记在心里。怀着对富裕生活的憧憬,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孙耀庭决定要进宫当一名太监。他的父亲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办法,当天就给他净了身。

可命运总要捉弄人,当孙耀庭醒来时,才得知消息,宣统皇帝下台了,当时正值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这对孙耀庭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至此以后他成了村里人笑话的对象,农活也干不了了,成了家里的一大负担

等到袁世凯称帝、溥仪回宫,重新开始招太监,孙耀庭才通过介绍进了宫。由于他的聪明机灵,一次排戏是被端康皇贵太妃看中,参加了戏班,讨得了端康皇贵太妃的欢心,然后“一步登天”,被派去伺候端康皇贵太妃。后来因溥仪对太监的不满,遣散了宫里的太监,他回到农村,只能靠兄弟的接济生活。命运似乎总在跟他开玩笑,不久后,溥仪又接回了部分太监,孙耀庭也在其中,回宫后他成了皇后婉容的贴身太监,这也是他太监生涯的巅峰,可那时候的清朝已经不复从前,他再也无法达到小德张那样的富裕风光。

一提起太监,大家肯定会想到汉朝臭名昭著的十常侍,明朝乌烟瘴气的阉党,今天要说的是晚清最后一个太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一个被历史所愚弄的牺牲品。他身世凄苦,在动荡的年代里颠沛流离,虽然拥有着残缺的身体,却有一个完美善良的内心,他的名字叫做孙耀庭。

家庭贫困,父母沦为乞丐

孙耀庭出生在天津,父母都是农民,一家6口,孙耀庭排行第二。他读了四年书,好景不长,父母沦为乞丐,聪明的孙耀庭哀求父亲送他去宫里当太监,原因是看到太监小德张“衣锦还乡”。

几经辗转,终成太监

辛亥革命后,孙耀庭的太监梦被阻塞了。几年后,袁世凯复辟。住在养心殿的溥仪不顾民国公告,向民间征召太监宫女,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忍受了人世间最大的污辱,终于当上了太监。

太监生涯

孙耀庭先后侍奉过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端康皇太妃、婉容皇后等等。后来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孙耀庭再次被请到长春给溥仪当差,期间耳濡目染,学会了察言观色,溜须拍马。

回乡生活,捡废品为生

回乡后,和几个太监一起过日子,十分凄苦。孙耀庭他们每天只能吃上两餐杂粮,有时为了生活,整日出入大街小巷,拣些煤渣、废品

解放后,过上幸福生活

解放后,国家对这部分人有了特殊的关照,用孙耀庭的话讲:“解放后,我们太监有了幸福生活。”话中饱含着喜悦和对党的感激。最初***发给他们每月16元的生活费,后来还给孙耀庭安排了工作,负责寺庙的管理。晚年口述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临终前还留下了一副感恩的对联——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总结:孙耀庭的一生是悲剧的,但也是***的,悲剧的是他成了时代的牺牲品,***的是他熬到了新中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者寄语:我是子曰读历史,喜欢我的小伙伴,点赞关注加留言。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县一个贫农的家庭。村里,有个私塾教师,孙耀庭的父亲为他种地,母亲为他做饭,孙耀庭因此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的书,并且不必另交学费。但是好景不长。孙耀庭失学了,父母沦为乞丐。

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当上了太监,其时15岁。

1924年直奉战争时,冯玉祥倒戈进京。溥仪躲到他姑母荣寿固伦家,随着钻进日本驻华使馆。孙耀庭出皇宫后,曾在摄政王载沣家里继续伺候婉容。一个多月后,婉容找溥仪去了。从此,孙耀庭结束了太监生涯。

1926年,孙耀庭回到北京北长街出宫太监的居所——万寿兴隆寺居住,住在这里的还有40多个和他有着相同命运的太监。

***后,孙耀庭住进广化寺,直到1996年逝世,终年94岁。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小名留金。

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当上了太监。其时15岁。

1924年直奉战争时,冯玉祥倒戈进京,把末代皇帝溥仪逐出紫禁城。溥仪躲到他姑母荣寿固伦家,随着钻进日本驻华使馆。

孙耀庭出皇宫后,曾在摄政王载沣家里继续伺候婉容。一个多月后,婉容找溥仪去了。从此,孙耀庭结束了太监生涯。

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于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东厂总管是太监吗?

是的,挺有名的就是魏忠贤。东厂,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7925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