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队描写小英子童年的场景?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和爸爸讨论关于为什么在骆驼的脖子上挂铃铛。“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而“我”却对爸爸说:“不是的……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骆驼队是林海音女士童年时代跟随家里的骆驼运送货物时所经历的场景。通过描绘小英子观察骆驼、与骆驼互动的细节,展现了小英子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的童年形象。同时,骆驼队也象征着童年的回忆和时间的流逝。
1983年上映的电影英子的故事?
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奖项
20世纪20年代,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时遇到了“疯女人”秀贞,英子帮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后来英子又遇到了一个小偷,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英子九岁那年,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也随家人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