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知青食堂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 09:00-14:30 17:00-22:30
郑州知青食堂饭菜是好吃的,量大还便宜,最爱土蛋焖粉皮:真的好好吃,粉皮是酸口的,很开胃,不太辣,有点油,但是好吃!
营业时间 09:00-14:30 17:00-22:30
沙口路二环支路交叉口南20米路西
都是满满的回忆
知青在农村,有哪些最难忘的故事?
至今如同一个美梦一直环绕我的心里:我们在西双版纳上山下乡,驻扎在勐遮深山修建水库,我们都是自给自足的,连队要养猪解决吃肉,吃油问题,养猪没有饲料可喂,只能到处砍野芭蕉杆煮熟后喂猪,时间长了附近也没了,一次连队安排我们男生半夜里去一地砍芭蕉,我们从后山爬上山顶,又摸黑走了足足半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到了一片傣族种的芭蕉林,我们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每人砍了两根,扛起就走,回到连队时,浑身都湿透了,又过了半个月,我们再次光临了这一片芭蕉林,无意中,有人在草丛中发现了几个夹野兽的铁夹子,大家顿时失色,匆匆的砍了几棵落荒而逃,回到连队后,一汇报,连长沉闷了,后来他才感叹一声,亏的没人被夹,要是谁踩上了,脚腕被夹断无疑了。
70年冬天生产队为了搞副业,要到苇场割“忠字苇子”。我初来乍到不知深浅,颇感新鲜,举手报名加入其中。
从来也没见过苇场是什么样子的,到了盘锦苇场后才知道是亚洲最大苇场之一,只能用一望无际来形容。
这次收割苇子是为了制作“***语录”的用纸,据“看苇场”人说,只有本苇场苇子做纸才合乎要求。
第二天早上我和社员开始割苇子,那苇子长的有两米多高,苇子根象竹子一样硬实,割起来费劲,我和生产组长一伙,割了七抱才能打上一捆,我俩第一天共收割49捆。
一个星期下来,哥哥送我的棉工作服开了花,棉胶鞋帮和底都被苇茬子扎坏了,幸亏女社员帮我修补了事。
闲遐时间听苇场老人讲苇场来龙去脉:从前割苇子,都是******割苇子,称:“驴进磨房,人进苇塘”,真累呀,一般人干不了这活。
这片茫茫苇场是一片海边上的盐咸地,大凌河水在此入海,给芦苇营造了优质生长环境。
苇场人员说:这苇场的苇子值多少个亿呀,可就不值一根火柴钱,就怕着火,一但着火没个救,所以严禁抽烟!任何人不允许带火抽烟。
我和社员割了二个月的“忠字苇子”就回到了青年点,说来也怪,打那以后从来也没遇见过第二个和我有共同割苇子经历的人,也好述述旧,那段难忘记的往事就象一喝了杯酒陈年老酒,至今口留醇香,难以忘怀……
关于知青在农村也不至于向你所说的一无事处,更不是你描述的那样。知青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也是建国后从农村走岀来,父母艰苦,勤劳也染着子女们,家务子女都分担着。别把知青说的一无事处知青没有生活在真空世界里,而是真真切切生活在周边都是农村的城市而已。上初中每年夏收学农都育(拉练到几十公里外农村学农15至20天)至到下乡。农村也更不像你说的那样知青不堪一击什么都不会。吿诉你我下乡七年多做饭更难不住我。农活也一样,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一年岀全工不超260天。修路,修水库,加固河坝,大干百天建百亩大寨田都干过那又有什么。我下乡在陕西东南部紧靠大山,除了一年两大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那时每个小队都会种植一定数亩棉花目地就是两个棉交国家换点钱,棉仔炸油一年每户分不到一斤油。我也实话告诉你我们知青在农村什么都缺但凭劳动获的口粮多,没钱就卖点粮食换点钱。至于想吃肉每个星期六公社屠宰场都会杀猪那时虽凭票更难不住知青,那时我们每次回家会从公社捎带着同学,亲戚急需商品,金属壳热水瓶,各种香烟,被面,枕巾,肉,蛋,鸡这些在商品***统销在偏辟的农村不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