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百亿平台P2P爱投资最新进展,出借人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P2P大多大多是从借贷人信用度考察偿还能力,但很少从借贷者投资顶目本身去考察该项目未来偿还能力,投资者要从信用度和项目本身去考察将来自己投资回报的可行性比较靠谱
中央23年p2p最新政策?
最新国家对非法集资安排是组织开展全国非法集资风险***行动。对民间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和民办教育、地方交易场所、相互保险等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摸清风险底数,依法分类处置,铲除非法集资滋生的土壤。
2023年p2p政策将整体清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生涯,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前期是高速直上的蓬勃发展,人们广泛看好其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乱入以及借款人不断废债的现象不断发生,加上全球经济环境的压力下,后期的P2P行业现在面临被国家整体清退的现状。
北京的P2P公司银湖网怎么样?
银湖网,成立于2014年,一家诞生以来在圈内还算低调的网贷平台,不少网友也多次在后台提问,今天就聊聊它。
之前曾多次提到,目前这个时间点,一家网贷平台最重要的就是其背景实力,因为背景就意味其自身的兜底能力。银湖网背景(工商信息)还是非常清楚简练的,A股上市公司熊猫金控全资控股。
插句话,一个网贷平台其工商股东信息越是简单,对投资者来说本质上是好事。一方面可以清楚的从单一股东来辨别平台自身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哪怕出事了,投资者也知道去找谁算账,最起码不会出现踢皮球这种状况。
那么问题就比较简单了,直接来关注熊猫金控(600599)。
或许亮点只有背后的股东“熊猫金控”前身熊猫烟花。当初为了业务转型不得不赶上互金末班车,在未完成收购“上海嘉银”(你我贷)的同时却改名为“熊猫金控”,完全是半路出家。
而以融资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全资成立一家“涉及吸储业务”的理财平台,是否会将客户理财资金用于自身资金需求,是很值得怀疑。毕竟熊猫金控的实体产业还是在的。
再说说一直举例的熊猫金控兜底、回购,先不说这样的行为是否违规(明显属于自担保并增信)。在行业景气的前提下,这些增信行为毫无用处,一旦上市公司受市场波动影响,所有的担保函回购函就是废纸一张,并且同时甩锅也未尝不可。
个人观点,远离有实体背景的理财平台,因其终逃不开自融的嫌疑。上市系、国资系都是坑,炒作唯一目的就是便于融资,对安全性毫无用处,甩锅的比比皆是。
深圳千亿P2P平台爆雷,后果将是怎样的?
P2P爆雷,最后的受害者都是投资人,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2013年我开始接触p图p投资理财,刚开始考察了两个平台,投入的都不是很多,最后因为另外一个平台的利息比较高,所以我就把钱全部放到了那个利息高的平台,2018年的时候,全国的p图p到处爆雷,我的也不幸暴雷了,但是我的这个是一个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这个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分18个月,把钱返给投资人,2019年还可以,每个月按时还款,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只返还了一个月的钱,到目前为止在也没有返还,还差五个月,我这算好的了,我拿回了大部分,有的平台暴雷直接连人都找不着了,所以说p2p害人不浅。
2019年上海复旦马兰教授在发表言论时称,P2P网贷平台频繁爆雷,涉嫌资金动辄上百亿,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但惩罚的力度缺少了威慑力,涉案的人不主动退赔,而马兰教授认为P2P涉嫌较大资金的判***!这是P2P网贷经营了十年,第一次有专家这样的建议,同时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其实这几年的P2P网贷实在是侵害了大众的权益,出借人在投资时,网贷平台拿着投资的钱开始疯狂的吸储,更是所以的开展其他的公司成为了贷款人,一种变相吸储方式存在,而这些出借人都被蒙在鼓里,早早2018年就有不少P2P的员工这样爆料的!
P2P网贷就是一个金融中介,从出借人手中拿到出借的钱,然后给予了借款人,没有真实借款人时会买空壳公司或者是网贷平台进行***,以蒙骗出借人最后把钱落入自己的钱包,每个网贷高层都会有转移资产,他们这种情况一般是公司运营较好时。
每个公司都会有合作的律师,律师会帮助P2P高管进行转移资产,但每次律师都会要转移资金的抽成,北京某平台在2019年自行清退之后,更有员工爆料涉嫌资产转移,结果没有查出一点蛛丝马迹,而网贷高管不还钱,而且还有资金就是不给兑付!就像北京京大财富平台一样,当平台清退之后拖延出借人和员工的工资,最后公司面临着倒闭,当资金出现紧张时发表声明说副总裁转移了三千万的资产,既然发布了通知单为何不进行走司法程序呢?难道这是一根绳上蚂蚱,谁都不愿意捅破那张纸?
但也有的平台在疯狂的吸收高息,征收借款人的砍头息、服务费、担保费甚至是保险费来疯狂的吸收高息,以至于打到赚钱的目的,他们不怕监管政策,因为网贷高管认为自己做的是正规的,并且随意的进行征收借款人的高息,有的时会出现***!
这就出现来了借款人不还款,网贷平台也不敢去***,一是处理的时间太长,二是不利于资金的回笼,当借款人不还款时,是不会去******的,一旦气死败的却是自己,所以他们选择了曝光通讯录进行催收!
当然除了马兰教授以外,金融专家王强也认为需要严惩P2P网贷高管,而且也可以严惩其家里人,不要认为P2P高层家属不知道他们的欠款,只是知道的情况就开始进行资产转移,金融专家王强是这样形容P2P网贷的。
P2P网贷本身就是违规违法的,他们违规赚取更多的钱,有一定资产时借壳上市,最后在股市中***,而借款人在面临着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征信,因为网贷平台上报的征信不会借款人真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