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因为北京物价高工资才高?北京人的花销是不是太大了?
在北京生活分两类人群。不讲土著与非土著。只讲有房和租房两类。
自有住房的,如果已经无贷款,那么日常开销无非就是吃穿行学娱。吃饭自己买菜做花费不会很高,但工作午餐外面吃一餐也要几十块,凑合点一碗面条也要十几块。穿衣节省些可以几年买一次,一季至少也要一两身衣服,总要有替换,夏季更多一点。通勤公交车便宜,一块钱起步。地铁一天下来远些要超10块。如果三口之家,养孩子最贵,别的可以省,孩子开销基本没得可省,以前是学习不好需要补课,现在是所有孩子都补课,不补课也要有兴趣班,随便一个班都上万块,赶上毕业班的补习班更贵。还要孝敬老人。有车的养车也是一笔开销。节约用车,一年也要万把块。如果买了房还有房贷,那在此基础上每月还要额外开销几千至一两万不等。
另一类人就是在北京工作生活,但没有自己住房的,租房价格一路攀升,合住情况下,一个单间至少2500起步。没有房贷,不养车,没有孩子的前提下,自己生活一个月保证基本生活至少五六千开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生活的人基本开销有多大,不追求高工资是不可能的。因为要生存。物价一直在涨,肉几十一斤,菜几块一斤。如果十年物价浮动不大,大家也不会那么玩命去工作。
北京的物价其实并不高,我父母从河南过来,表示好多东西比河南还便宜,当然肯定有价格高的。北京的房价架空了一切,工资水平其实并不比南方城市高多少,高薪人员也很多,毕竟那么多外企,那么多银行总部在北京。撇开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主,花销也不是很大,除非家里有个上学的孩子,教育花费真的是很大,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房租又会占去一部分。
在北京,会有某个点激励着你去拼。
真的不知道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北京的物价一直很合理,并没有让人感到有什么高价的感觉,北京工薪阶层的工资也不算高,90%以上的人税后工资也就是4000元到7000元左右。剩下10%的人工资有可能达到一万到两万多块,而这些人通常是那些金领阶层的程序员,或者是从事金融行业、通讯行业、银行系统、能源系统的职员。
北京老百姓日常的花销也不大,无外乎就是去超市买点菜,买点肉,买点油盐酱醋。或者是网上购买两件换季的衣服,双休日找一天带着孩子去公园转转,每个月找机会去饭馆全家小聚两次,也算是给孩子们打打牙祭。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考虑每年找个气候舒适的最佳时节带上全家到外省市的旅游景点玩一玩,也可以到日本、东南亚、欧洲体验一把国外风情。
综上所述,北京人现在的生活也就是一个小康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北京人对此很知足。
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北京市***的运筹帷幄、有的放矢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是不是因为北京物价高,所以工资才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推而广之到整个的一二线城市。
目前实际影响工资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
1、当地房价,房价越高,当然工资必须的高起来;
2、地方经济发达了,企业赚钱了,那么必须要给员工涨工资的,要不然优秀的骨干类的员工就有可能跳槽,而且二次就业的机会非常多,远远的超过了三四线城市,所以工资涨幅必然会高。
3、其他的物价,平常的衣食住行的价格,除了下馆子和手工服务业外,实际上各个城市地区的差异不会很大,甚至某些物价大城市还要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