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妃子笑原产地在哪里?
最早的记录
从现在发掘出来的古文献来看,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这个名字是在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有记载,后来又写作“荔枝”。现在学者在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发现相关记录,在西汉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收到了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而来的荔枝,龙颜大悦。在往后的记录还有刘彻(刘邦曾孙)率兵攻破南越,取岭南荔枝百株移植到陕西,建“扶荔宫”一所,来专门培养荔枝。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西汉时期已有人们开始培育荔枝,在岭南地区,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
荔枝妃子笑的来由
荔枝妃子笑的名字与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人就是杨玉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的贵妃。在杜牧的那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就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造就了这种荔枝的大名,后来人们称之为妃子笑。在当今荔枝妃子笑的主要产地是广东、广西地区,但是它的原产地根据文献《西京杂记》记载的话应该是南越。
综上,我们从最早的荔枝记录开始,到荔枝的培育种植,再到荔枝妃子笑的缘由,根据文献来大胆推测荔枝妃子笑的原产地是南越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荔枝原产中国,是中国岭南的佳果。
原产于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栽培最多。
目前全世界80%的荔枝在中国,中国60%的荔枝在广东,广东60%在茂名,高州
则以种植面积达72万亩,成为广东荔枝的最大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
但是,你真的以为杨玉环吃的荔枝是广东的吗?
不!太天真了,荔枝有什么特点?很容易坏,放个两天基本就会腐烂。但是!唐朝的都城在长安,从岭南送过去最起码也要5-8天,这还是最快的。送过去之后岂不已经坏掉了吗。那么杨玉环吃的荔枝是哪里来的呢?
是四川的。有的同学可能要问,四川气候并不适合荔枝生长,怎么会是四川的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地理知识:世界的气温不是呈直线的,而是波浪形的,而唐朝恰逢温暖期,而宋朝就在寒冷期。温暖期的唐朝,四川一带气温升高,降雨偏多,荔枝的适居地便往北移。而从四川北边到西安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而杨玉环恰恰是四川人,吃家乡的美食也是很正常啦。
妃子笑荔枝这个品种或许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它就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而得名的,它主要特点是肉多味美、果实的核比较小,它的品种是非常好的,咬一口口中就有被汁水包围的感觉,非常清爽解渴。
妃子笑荔枝又可以称为玉荷包和落塘蒲,它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和广西地区的,是荔枝的品类里面属于非常优质的一类了,它的成熟期是属于比较早的,每年的产量也在荔枝所有品种中属于相当高的了。
妃子笑荔枝以广东为主要产出地,它每年的产出量是全世界的荔枝中产出量最高的,当人们问道妃子笑荔枝产地是哪里时,基本就是想知道哪里的荔枝最出名、最好吃了,而广东的妃子笑荔枝又是从化、罗岗、增城的最出名的。
妃子笑荔枝的果皮是呈现大红和带点紫色的深红,果实是带透明的白色,有点剔透胶质的感觉。它基本是需要在果实还没有完全变成鲜红色的时候就要食用了,因为荔枝普遍保鲜时间都不会很长,当妃子笑这个品种的荔枝变成全红时它的口感就会下降很多。
记得《中国国家地理》过去有篇文章介绍过,杨贵妃吃的荔枝应该来自四川,而且是泸州地区。虽说这样的说法听起来与大家过去获知的信息大相径庭,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其实去过泸州的朋友都知道,那边的荔枝和桂圆产量都非常可观,而且很早就有栽种的历史。加上唐代都城长安相对距离四川更近些,而且泸州所处川南地区路途也不艰难,所以八百里加急运送过去也是妥妥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杨贵妃吃的荔枝应该是从四川过来的。
从广东过来需要半个月,大热天颠一路都成汤了。
你敢给杨贵妃吃吗?吃不好拉肚子,脑袋就搬家了。
唐朝的驿站马的正常速度是一天180里,快的时候一天跑500里。安禄山叛变的时候,唐玄宗6天得到消息,据说距离是三千里,每天五百里。路线已经不可考证了,咱们按照直线距离折算。现在看北京到西安的直线距离约800公里。而西安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300公里,按照这个距离换算的话,需要十天,在加上要翻越南岭和秦岭,南方的开发程度低,路不好走,大约需要半个月。
而到四川的直线距离仅300公里,到泸州距离也就600公里。现在泸州有荔枝,四川北部没有荔枝。
根据竺可桢对中国历代温度的研究,唐朝的温度比现在要高一点,四川北部是可能有荔枝的。
300公里的直线距离需要两三天的路程,还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