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北京穿貂的很少?
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可以判断两点出来,第一,书读的不太好,最起码地理非常不好;第二,见得世面少,最起码连中国的很多地方应该都没去过。好的,现在言归正传,回答这个问题。北京人为什么***貂,第一个原因,不够冷!说到穿貂,人们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东北,黑龙江更是首当其冲,因为太冷,零下30多度都是常有的事情,再加上冰雪天气居多,黑龙江有个特有名词叫“猫冬车”,就是很多人的车到冬天就不开了,***用公共交通工具,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加上特有的“刀子”西北风,你在路边站半个小时,所有棉服羽绒服都是纸老虎,唯有貂皮和军大衣可以抵抗,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选择相对美观的貂皮,在这里,貂皮不是炫富,越是坐公交车越穿貂,因为等车要很久,并且非常冷,反观出门进暖***开车走的人,基本上运动服搞定,这就是所谓的“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是由在户外行走时间长短决定的穿着。而北京,冬天大概也就零下10几度,风也不会“硬”到“刮脸”,这种气候,羽绒服、棉服、毛呢大衣都足以搞定,用貂皮保暖,那就是高***打蚊子了;第二,穿衣习惯,有句老话叫“土北京,洋上海。”其实这句话不是说北京真的土,而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城市,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穿着打扮肯定更为保守中规中矩。而上海做为国际化都市,穿着更受外来文化影响,所以显得“洋气”,江浙沪地区也爱穿皮草,还有著名的海宁,只是由于气候原因,那里的皮草不局限于防寒性能最好的貂皮,其他的兔毛、狐狸毛都可以见到,款式也没有东北款那么笨重,马甲、披肩,七分袖小外套,这里的女性更将皮草视为一类装饰品。综上所述,北京,无论是从气候因素,还是文化背景因素,对于皮草这个事物,都是可有可无的,根本谈不上什么依赖性,自然也没有非穿不可的道理。东北人爱穿穿貂,北京人爱扯扯皮遛遛鸟,上海人爱喝喝咖啡,福建人爱买买黄金,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而已。
北京的气温不适合穿貂,我纯粹北京人,往上捯5辈都北京人,满族,鑲黄旗。家里人都没穿过貂,东北也去过几次确实冷,但是貂特价18000,我也没买,穿上感觉不舒适和北京人的穿着有距离感,不喜欢。我是挺爱打拌的人,但是对貂就是不感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我的身材较胖吧,我身高165,体重67公斤,貂在商场反复试过长款短款穿上都像电影里的反面人物,地主婆,坏太太。所以坚决不买***。
东北穿貂,冬天太冷是主要原因。
我们小时候上学,手套都是妈妈用棉花做的手闷子,里面带上毛线手套。
在沈阳,冬天如果天气不冷,基本也不会有人穿貂皮的,除非女生里面穿裙子,为了既漂亮又御寒,才会穿貂皮大衣。零下20度以后,就会看到一些女孩穿上貂皮大衣。
另外东北人的习惯里,面子很重要,不论男女老幼,家里条件怎么样,每个季度,一定要有几件名牌的衣服,这样出门办事,才会不丢面子,东北毕竟是人情社会,如果穿的太差会被人笑话。有时候办事看你穿的太寒酸,也会有被人瞧不起的感觉。
所以女孩子有件貂皮大衣,就像北京年轻人都要买苹果手机一样,耍酷显摆的成分居多。
北京很少有人穿貂皮,一个原因是温度没有那么低,最低不超过零下15度,没必要穿貂皮。
另外穿貂皮肯定要开车的,北京的路况,开车没法保证上班的时间。从来没有看过年轻女孩穿着貂皮大衣挤地铁的,还不得把貂皮毛挤掉啊,心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