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上海、江苏的车价为什么会相差很多?我能否从北京买车?
车价相差多有几个因素:
1.物流成本,比如通用的车子,在上海,拿到就比南京价格低
2.竞争策略,一线城市毕竟是有消费力,为了维持新品的“饥饿感”,通常会让新车在这些城市首发,首发时候价格会高于二线城市!这是购买力决定的,也是一种战略
3.经销商库存,不管在哪里,没有人愿意库存过多,所以,有时候为了尽快出货,一线城市充足
你可以在北京买,北京还便宜点。
大家的每月房租占了月收入的多少呢?
本人坐标深圳宝安西乡,租的是农民房,没电梯,顶楼,房子比较旧。一室一厅1780,水费8元一吨,电费1.5元一度,卫生费30元一月。一个月房租加水电2200左右。租的时候是空房,自己买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冰箱等家电。房租大概占月收入的八分之一,房租每年都涨。14年刚租进来的时候才850块,翻了一倍多,来深圳真是给房东打工
30%是最大的承受能力。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对一般人普通人来说,在衣食住行中间,食是最重要也是开支最大的。那就是说,30%的房租和食物开支,就要占收入的70以上,加上衣和行方面的开支,基本上已经存不下多少钱,只能维持生计为别人赚钱打工。如果收入40%或以上都被用于房租,那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在大城市打工赚钱的意义,还不如找一个工资稍低一点但房租比例较低的小城市过竞争不怎么剧烈的小城市生活。
所以收入的30%支付房租应该是一条底线,超过这个底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失去了打工的意义,不会接受超过这个底线的城市生活。
我已经50多岁了,早就有自己的住房!我在35岁之前也是租房子住。我租住是公司的房子,房租金只占工资的八分之一,房子是一间一厅60平方米的套房,所以很划得来,住得很舒服!现在年轻人来大城市工作,租房子的租金最高不要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否则你很难存钱,买房更没有指望。如果你的收入一半用来租房,建议换一个城市工作!
每个人对租房的理解不同所以对房租与收入比例也不一样,如果是我我不会超过30%,一般30%也是警戒线,最好不要超过。但现实中往往很残酷。
日前,诸葛找房联合华夏时报发布的《2019年毕业季租房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9年多数毕业生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过半月薪不足5000元,近四成毕业生房租收入比超30%。
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用一半以上的薪水支付租金。如果想整租,离开家庭的支持很难实现。可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有家庭的后盾支持,所以一定要尽力控制不要超过警戒线,否则你将寸步难行,弄得你无力去干别的。
哈,坐标广州
13年本科毕业,工资1800元,公司管住,和同事一起住在公司租的小居民楼里,男生一个小单间,4个铺,住了3个人。
14年初,换了工作3800元,公司不管吃住,这工资在广州活下去也是不容易,在番禺大石那边农村租了个单间,450元,下半年女朋友毕业,两个人窝在10平米左右的单间里面,吃饭都是外面捡了个木板铺在桶子上,就一个小板凳,我就坐地上,吃完了再收起来。小舅子过来吃了一餐饭就把他送走了,因为晚上没地方住,😄,那时候穷呀,舍不得住酒店。
15-16年工资慢慢多起来,应该8000左右,换了个一房一厅,650元。
17年因为公司搬了地址,加上大石那边的人越来越多,进地铁都开始限流,刮风下雨大太阳的限流在地铁外面也是痛苦,仅留在广州的两个同学又都在员村,就想着去员村那边,找了许久没有合适的,偶然看到有个转租的,马上就过去了,房租1000,明明说好半年涨50的,结果跟房东签约的时候直接就1100了,这个时候工资综合平均下来1万出头的样子,房租也还能接受。媳妇也工作了,所以手头还算宽松。18年初房东直接说要涨100块钱,不愿意就走,人在屋檐下,只能任由他涨了,隔壁一个共用网线的接受不了,就走了。
18年因为各种事情感觉在公司不是太开心,就离职换工作了,想着把房子转租,幸好转出去了,原本是1200的房租,听接租房子说,重新签约的时候又涨了100,相当于1300了,不过那个房子确实还可以,空间还算大,后面是房东的菜园,空气不错。
现在住的这个房子,真的是捡到宝了,是房东自己的住的,因为有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空了一年多,想着租出去给人看着,毕竟房子住着人总还是有人气一点。房租应该只有周围市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房东姐姐也非常好说话。
所以就我个人观点的话,房租一般不超过工资30%为好,这样有余钱办其他的事情。
不过感觉大部分90后观点不一样,他们讲究住的舒服,有生活品质,像我之前招的几个管培生,工资在4000左右吧,但是租的房租都是在公司附近的那种略高档小区,合租每个人一月还得2000的样子,不过她们住的开心啊,又是女生,比较城中村还是安全点。
综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对待租房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讲究生活品质让自己住的舒适,有的就觉得随便住住,看着存款开心。
在上海工作,房价这么贵到底买房好还是长期租房划算?
不管长期还是短期(3~5年)在上海工作,我建议都需要在上海买房。
不过,2018年不是买房的窗口,预计2019年年后有一个小阳春,可以把握好时机。
一刀切的强制性楼市调控会让楼市快速降温,楼市价格也会波动剧烈,挤压部分泡沫。
但是,资本市场都是资本说了算。你这样来,我那样对冲。
受伤的总是低下阶层。
资本经济就是这样。有钱才能玩的转,没有钱的只能奢望。
房子不让买卖了,就在租赁市场做文章。这里头的市场红利是最靠谱的、最稳定的。
以前是个人租赁市场,现在是机构租赁市场。租赁价格被机构凭空上涨10%以上。
还有,家庭宾馆等。
已经,冲销楼市下跌风险。
租方是给买房的人还房贷,然后租完房你什么都不剩,买房的剩下一套房,还在上海。
这个小现实大家都知道。
另外,买房和租房的社会权益不同,买房可享受本地社会***,而租房要排到后面再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能平等享有。
最现实的就是,孩子念书情况,你要是有钱,这些就无所谓,孩子送国外或者去私人贵族学校。不然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去公办学校,买个学区房什么的。那房子就显得很珍贵。
如果你是年轻人,建议是买房。如果你已经过了这段时间,租房也是还不错的选择,毕竟住得舒服,还可以随意换租所。
其他的随你个人看。
如果题主的提问是:在上海工作,面对高房价,是买房还是租房?
我的回答就是:均可。
但是题主的问题是:买房和租房哪个划算?
那我必须客观回答:买房划算。
因为租房的租金是你的财务支出,且没有任何回报。
而买房可以划分到投资行为,只要是投资就会有回报率,从过去二十年上海商品房的投资回报率来看,一直居高不下。
抖音上最近有个非常火的视频,画面中一个胖胖的男士面对镜头说:感谢自己的前女友,当年逼自己在上海买房,虽然现在分手了,但是我的房子升值了好几倍。
以上就是客观事实,如果你视而不见,依然坚持租房划算,那么你就不要提这样问询式的问题,自己直接写一篇文章,就谈租房如何好,我敢保证评论区里肯定有很多人支持你。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最近几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价的变化,这里指的是均价,不是某个楼盘某个时期的某个高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