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国内的快餐行业?
首先感谢邀请!先从2017年的发展看即将过去的2018。
2017年全国餐饮业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大众消费持续增强、餐饮升级持续推动、对美好生活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下稳健增长,2017年全年餐饮收入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5个百分点。
2018年一季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显示,2018年1-3月,全国餐饮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099亿元,同比增长10.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9.7%。
随着餐饮业的触底回升和互联网运用的推广,我国快餐市场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快餐已成为大众餐饮的主力业态,对带动我国餐饮市场增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餐业在全球餐饮中占据的比例,在美国为35%,在欧洲为30%,在日本为20%,而在我国,即使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一比例也仅为5%左右。此外,我国人均快餐消费额仅是发达国家的1/4,因此未来我国人均快餐消费可能会强劲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介于此,发展中的中国快餐能借鉴国外已经趋于成熟化的快餐业势必会一路长虹。
第一是提高标准化操作流程。中餐的标准化出品一直是业内难题,随着科技提升各个城市由***倡导涌现的标准化中央厨房可以很好的借鉴总结一下。
第二是加强品牌建设与塑造。目前中式快餐经营者缺乏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目前很多快餐企业仍然遵循传统的“大而全”观念,菜品多样,风味繁杂,却又缺乏特色。反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都有自己独到的拳头产品,甚至带有专利性质的重点极为突出,毕竟耳熟能详的产品深入人心才能谈品牌。
第三是精准定位市场。目前我国中式快餐的市场定位显然不明确,只能依靠自己的价格优势吸引一些中低收入人群以及偏向于理性消费的人群。而对于学生族、上班族、休闲人群等巨大的潜在市场视而不见,没有很好地细分市场,找不清自己的位置。
所以2019把握住进化中的快餐业势必会一路长虹。
拉面,麻辣烫,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并成为中国餐饮四大金刚,都是快餐。
经济下行,人们并不特别注重速度,看中快餐的除了“快”字,更重要是便宜。
线下的快餐场景,被线上的外卖分流走了一大批,外卖几乎等于新快餐,纯线下快餐,并不是特别好做。
我认为当下中式快餐突破统一口味,统一配送,统一品质,统一管理这个瓶颈,装修风格以及色调都很关键。不要一味地加盟而扩张,那样会伤了品牌。麻辣烫的操作算是成功的,火锅业的品牌就很杂,有的是为了品牌推广有的是为了吸金。只有把目的明确了,才有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卤煮能成为北京的代表吃食?
卤煮是始于清朝时期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它的起源、发展都在北京!
起源:当年清宫里面有道菜,是江南名厨张东官发明的“苏造肉”,后来传至民间,但由于其材料五花肉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所以后来逐渐演化为平民版,将五花肉换为价格便宜的猪头肉、猪下水,竟然大受百姓欢迎。
发展现状:北京现在有很多老字号的卤煮店,最出名的当属小肠陈,其它的还有陈氏,姚记,北新桥,东四八条等等。小肠、肺头、豆腐、火烧,一大锅就这么炖,热热乎乎来上一碗,满嘴生香,解馋过瘾。
老北京人有不少就好这么一口,排着大队也喜欢吃上这么一碗,但是讲究门道的人会特意避开高峰期,因为卤煮炖的越久越入味,所以人少的时候炖的火候更长,滋味自然更浓厚。
也有不少人对这道独特的风味接受不了,不习惯下水的味道,那只能说你无福消受这道老北京特色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