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看待“摇滚在北京、嘻哈在四川,喊麦在东北、朋克在武汉”?
- 被媒体评为“摇滚乐坛的半壁江山”的汪峰在乐评圈口碑也很高,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 怎么评价汪峰和大张伟这两个同是摇滚出身,发展却天差地别的两个歌手?
如何看待“摇滚在北京、嘻哈在四川,喊麦在东北、朋克在武汉”?
这句话不知道来自哪儿,不过的确有点贴切,每个音乐类型的确需要更好的土壤来孕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透过美国的东西海岸的音乐与川渝的码头文化融合就可见一斑,接下来分着讲讲这几个。
其实不光摇滚在北京,所有文化基本都是从北京开始传播的,民谣李志也曾经混迹于北京,阴三儿王波等人也是国内最早做嘻哈音乐的一批人,北京不光是国内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加上这做城市本身的包容性,自然会成为很多音乐从这里开始传播。
不过的确,如今的音乐类型中,只有摇滚发展的最不好,“***摇滚”成为内地音乐综艺的灵药,但是真正能登上银幕的摇滚歌手不多,一方面摇滚艺人越来越不踏实,老的郑钧窦唯这些艺人,要不半退隐,要不去追求自己的音乐世界,而国内如痛仰这样的乐队躺在自己功劳簿上唱功没有长进,当然还有反光镜这样的老牌乐队在死撑,总之吧,缓慢的成长使摇滚在外很难找到好的土壤。
这个应该改一下,其实重庆的嘻哈氛围也不错,《中国有嘻哈》让我们认识了gosh厂牌,重庆的码头文化和嘻哈文化极好的融合使很多的重庆年轻人爱上了嘻哈文化。
而同时,成都更是被称为嘻哈之城,作为国内嘻哈的中坚力量,CDC说唱会馆虽然在中国有嘻哈中表现较差,但是higher brother成为了国内第一个走向国际化的说唱团体,作品在国外影响力不小,让外国人听到了中国人的声音。
这是谁加上的?作为东北人我第一个不服,与其他地方都是中心城市辐射整个地区的音乐相比,喊麦完全是在东北的小城市一点点起来的,而且这种音乐形式并没有自己的跟,主要还是来自东北退休工人的对于社会的吐槽以及自娱自乐,这些年浮躁的直播算是把这东西彻底带跑了,大多数东北人都不喜欢这个,以后有机会我再细聊。
作为中国中部最发达的城市,强大的教育实力也使他有着足够的吸纳新文化的能力与转化的能力。其年轻的文化,不亚于北京。而朋克又作为一个摇滚的重要分支,以耿直著称,这也很符合外地人对于武***的评价。
而这也是很重要,我不太常听朋克的歌曲,但是的确有很多国内的人调侃,武***他朋克了,出租车司机太酷了。
原创内容首发于头条,禁止转载。
这个就太过片面了,每个地区都有这四种文化,只是流行程度不同。比如就拿嘻哈来说吧,说唱的一种形式trap的氛围在四川可以说是非常浓厚了,尤其是在成都,trap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成都就可以说是trap之都了。成都也是出了很多出名的r***er,如谢帝,ty,higher brothers的马思唯等等,都是非常知名的。
嘻哈文化在国内各个地区都是有的,新疆、长沙、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都是有嘻哈文化的土壤的,只不过各自扎根的程度不同。
再说说东北的喊麦吧,大家看了《中国有嘻哈》,拿了冠军的pgone就是东北人,还有双胞胎兄弟表现也是非常不错,东北不全是喊麦,由于pgone的表现,外界对东北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所以说东北不只有喊麦,还有中文说唱。
音乐之于城市就像灵魂之于躯体。西雅图、纽约、伦敦各自诞生了摇滚、嘻哈、朋克。在遥远的中国内地,北京、川渝、东北、武汉各自延续了这种关联。
在这四座亚文化重镇,有无数音乐人为各自的流派正名,正是他们的坚持才会让这种地域特色在歌迷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这种划分虽然无法溯源,却至少可以梳理脉络。
一方面,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崔健、唐朝等摇滚“老炮儿”正是以北京为根据地,引无数后辈前来朝圣,因而有了“摇滚在北京”之说。以SMZB为代表的朋克军团将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同武汉这座城市一起躁动,因此有了“朋克在武汉”之名。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综和直播的兴起让嘻哈和喊麦这对CP破茧而出,来自川渝的r***ers实力不容小觑,而东北的喊麦客虽有强大的凝聚力,但是后者的低配体质注定它只是一场草莽的狂欢。
另一方面,这种划分也未免狭隘。都说音乐无国界无地域,那么这种划分显然与上述共识相违背,也固化了一层又一层的鄙视链,终究是小圈子里的单打独斗。就像迅速崛起又瞬间遇冷的嘻哈与喊麦,盘踞地下数年,一旦升堂入室却遭遇水土不服,不免令人唏嘘。
还记得Nu-metal新贵扭曲的机器的早期专辑《重返地下》,以此之名重新审视今天的摇滚、嘻哈、朋克、喊麦颇为耐人寻味,既然难为主流接纳,不如就此重返地下。
摇滚在北京自然不必多说,且不说无数北京土生土长的乐队,其他地区的乐队要发展免不了北上,东北的二手新疆的舌头甘肃的野孩子低苦艾宁夏的苏阳……;
至于嘻哈在四川,在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红火之后,大家已然见识到四川的嘻哈势力,去看节目就好,说团队之多和从业人员之广及氛围,除北京外其他地区怕难以企及。我们不说嘻哈在北京,是因为北京的音乐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红花会要说名气说一说二,不过说到城市气质,四川的成都、重庆着实更嘻哈更时尚更前沿!
喊麦在东北这个也不必多说,甚至可以直接划等号,喊麦就是东北的专属,君不见快手上密密麻麻的东北喊麦大军;
至于朋克在武汉,可能大众不甚了解,甚至对朋克这种形式都不熟知。说起朋克,最有名的一个时代就是无聊军队那一批暴徒,而最有名的朋克估计就是我们敬爱的大张伟老师了。说回武汉,武汉的vox是中国有名的livehouse,是几乎所有乐队巡演到武汉首先考虑的场所,也是孕育了武汉朋克的摇篮。至于乐队,生命之饼吴维吴老大是中国朋克的教父级人物,***大久保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乐队……
艺术没有边界,文化是创新和交流的结果!四种音乐分布于四城只是人为划分的结果,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因为音乐精神演绎的是自由,自由若有边界,那自由就没了,音乐的精神也就死,没了精神的音乐没意义!
被媒体评为“摇滚乐坛的半壁江山”的汪峰在乐评圈口碑也很高,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汪半壁 ,网络流行语。2015年6月10日,汪峰团队发表一篇题为《没有汪峰,大陆歌坛尽失一半江山》的文章,文中充斥了对于汪峰的各种溢美之词,汪峰的团队表示,如果没有汪峰,内地音乐界将会尽失半壁江山。此言论一出遭到网友的调侃,就有网友称汪峰干脆改名为“汪半壁”。网友将汪峰与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青年就行了对比,并进行了恶
个人觉得汪峰真的是半臂江山,
所以他可以死了,看看中国是不是少一半的音乐,说这句话的虽然是他的公司,但他也知道他也做出回应,所以他觉得中国没有人比得过他,
要是有人比得过所以他很自大他怎么会半臂江山呢所以他自大,且目中无人
他对所有音乐人的蔑视,所以我不喜欢他
怎么评价汪峰和大张伟这两个同是摇滚出身,发展却天差地别的两个歌手?
他们的发展用天差地别欠妥,两人走的路虽然不同,但依然在***圈混。
汪峰虽然有伪摇滚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创作才华一流,其歌曲影响力极大,其身价在摇滚圈中最高。
大张伟却走上了另一条路,主持、综艺、段子手,基本脱离了摇滚圈,但为了生活,他也没有错,毕竟这个天才年在音乐上已江郎才尽,总得开发其它潜力吧?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且从开始他们对摇滚的定义就不同,两人的发展也没有所说的天差地别吧,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很风生水起的,只要他们自己开心就好吗?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长大之后会发现,社会是个复杂而又单纯的世界。
说到发展,汪峰和大张伟倒也不能说是天差地别,至少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从纯粹的玩摇滚变成了商业化的明星。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生活和大环境就是如此,他们只是努力让自己不被淘汰而已。只不过在改变的过程中汪峰相对要聪明一点。
汪峰以摇滚为基础发展
其实在我看来早在汪峰“抛弃”自己的组合选择单飞开始,他就已经完全背离了摇滚这个路线,开始走向商业化。只不过,他依旧更能够让外行人在他之后发行的歌中听到***、听到摇滚的元素,让人感觉他依旧在坚持,而且从发行量来看带来的效果还不错,再加上公司的造势吹捧,让原本的摇滚才子变成了摇滚导师,甚至是摇滚教父。之后大家在提到汪峰之时,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摇滚”二字。
汪峰后来章子怡在一起之后也算是他再一次的升华和改变,他开始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形象的铸造,对大众喜爱的摸索,彻底摆脱他以往的经历和不堪。
大张伟彻底放弃了摇滚
大张伟给我的感觉就是被打击之后一蹶不振。他原本可以在音乐界混得风生水起,他的起步并不会比汪峰要差,但是在经历了抄袭的指责之后,他就已经失去了那份信心。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有更好的原创作品,而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口才一流。
所以从那一刻起,他就等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改行做起了主持。虽然,在台面上还能看到他这方面的一点才华,不过,相比于过去,这点又能算什么呢?
总之,两人对比,无疑汪峰的发展方向要更加的成功和成熟一点。他一直以摇滚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改变现状,放弃一切。这样的运营模式真的值得大张伟学习学习。
我是诺随风***,欢迎关注我,我会随时解答一些关于***方面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问我,或者直接评论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