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1月30日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发布《减租倡议书》,倡议业主对租客减免租?
首先呢,这是一份“倡议书”,其次发布主体是一个社会组织,权威性较弱。另外,“减租”是一个很矛盾的社会问题。此次疫情中,房东也是受害方,很多房东都是贷款买的房,并且是以租养贷,那谁给房东“减贷”呢?不求绝对公屏,但求相对公正,再等等看吧,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的,相信***,相信国家!加油,我的国![赞][赞][赞]
1、你要看这个协会都有谁
2、以“YOU+国际青年社区”、“52团租公寓”、“保利公寓”、“碧桂园凤祺公寓”、“万科泊寓”、“魔方公寓”、“窝趣轻社区”为代表的长租公寓,以“寓米集团”、“一呆公寓”为代表的短租公寓,以“宛若故里”为代表的民宿,以“WE+酷窝”为代表的联合办公以及以“289创意园”为代表的创意园区等140多家租赁经营单位于2017年10月19日共同发起组建“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
3、细品
4、他们都是公寓经营单位。
5、这个协会就是一个民间协会
6、他们就是个二房东
谢谢
在王健林实行了第一波万达免租一个月的消息后,许多大佬也纷纷加入了这个队伍,甚至许多有实力的财团也纷纷效仿。
因为对于商户来说,在疫情的困扰下确实是损失惨重,因此,适当的免租真的是给商家许多“帮助”!
但是对于这些大佬来说,他们的损失是可以看见的!也就是说,帮助的同时,其实是另一些人在替你们负重前行!!
就拿1月30日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发布《减租倡议书》,倡议业主对租客减免租的***来说吧,我认为就是一个典型的道德***。
当许多人看到了其他人享受到免租之后,立刻考虑的就是自身,而完全没有替别人考虑,这就是自私,这就是道德***!
举个例子:
一个老奶奶上公交,站在了一个白领上班族旁边,白领没有让座,许多人就骂白领没有道德。
但是你是否知道,可能白领一天都在外面做志愿者,帮助许多个老奶奶过马路;
可能白领在上车之前给了许多乞讨的人吃的,用的,甚至钱;
而他,可能真的是太累了,所以,没有让座;
在全民抗疫的当下,广州能率先提出减免租金,减轻经营者的负担,是真的为民着想的!!!疫情给第三产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适当以***为导向的减免,是体恤民情的结果!!!
租房需求增多,买房的人就会减少吗?
谢邀。
首先,说说为什么租房人数在逐渐增长。
2017年,国家决策层对住房租赁市场提出了多项扶持鼓励政策,也因为“租售同权”的提出,租赁住房第一次享有了与购房相同的权益。由此,租赁市场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国租赁市场2017年的规模已达到11398亿元人民币,全国租赁人口已达到1.91亿人。而一二线城市的合计租赁市场规模占比已达到46%,将近全国市场的一半。
其易房网谢邀~
2017年,国家决策层对住房租赁市场提出了多项扶持鼓励政策,个别城市开始实行租售同权、租购并举、租房落户等措施,房企、中介、网络巨头们也开始集体布局租赁市场,抢占长租公寓的风口。
以上凡此种种,让人不难看出2018年楼市已经进入大租赁时代,租房需求也在不断上涨着。一边是租赁市场的一片繁荣,一边确实房价高企到令人买不起房,两相比较,让人忍不住发问:随着租房需求的日益增长,买房的人会不会因此减少呢?
其实为什么一定要把买房和租房设定成对立的关系呢?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归根结底,都人解决居住问题的一种方式,人口增多了,住房需求增多,但并不代表着这些多出来 的人都会选择租房,万一更多的人选择买房了呢?又或者选择买房和租房的人维持比例不变,两者同步增长。总之,租房的人(需求)的增多并不会直接导致买房的人数的减少。
其实,绕来绕去又绕回“买房还是租房”的老问题。
相比买房,租房的“短板”更多。虽然租房的中短期成本要比买房小很多,但各方面的劣势也有很多。譬如租房市场制度不完善,秩序混乱,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黑中介”等陷阱;房东涨租、催租等问题让人苦恼;无法随意装修和置办家电等。而买房虽然成本高,还要面对每月还房贷的压力,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总比租房来得自在,房子带给你家的归属感,且当你还完房贷后,得到的不仅是房子,也是一笔可升值的资产。
目前我国城镇化还在加速进行中,城市的发展吸引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也就催生了更多的刚性需求。这些带着刚性需求的“新城市人”初来乍到,买不起房的只好暂时租房,而部分手握棚改补贴的人则可以直接买房,即使选择租房的人数更多,也并不影响买房人数的增多。说白了,租房只是是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真正的刚需,最后该买房还是会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