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面茶做法?
面茶是小米面或糜子面调成汁后,加入各种调料用开水冲调后的一种北京小吃。
他的做法是将小米面或糜子面朝时候加上芝麻 花椒 盐适量,姜粉麻酱,香油适量。倒入开水进行调制,调制好后上面放一层麻酱,用勺或嘴直接顺着碗边吃,是一种老北京特色小吃。
我就想问问老北京的名小吃炒肝是怎么做的啊?自己在家能做吗?
主料:
猪大肠500克,猪肝200克;
辅料:
酱油10克,黄豆酱20克,白胡椒粉2克,水淀粉50克,老抽5克,料酒20克,精盐10克,大葱1颗,大蒜2头,瑶柱5个,蚝油5克,生姜10克,醋少许,盐;
老北京炒肝的做法:
1.猪肝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换水三次,去掉血水;
2.猪肝洗净,切成2mm的片,加料酒拌匀腌制10分钟;
3.大葱切段,生姜切片,大蒜切粒,黄豆酱用水化开;
4.猪大肠事先用盐和醋反复搓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大肠下锅,加入适量清水没过大肠,并放葱段、姜片、大料和花椒、料酒一起煮,直到煮烂为止,然后捞出将肠子切段;
炒肝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制作方法编辑
主料:大肠、猪肝。
辅料:蒜末、黄酱。
1、首先锅中放油,放入两只八角、葱姜末和蒜末,煸出香味后放入黄酱,加入开水,放一点酱油、盐;
2、开锅后放入肥肠,煮上五分钟后,放入猪肝,加一点鸡精,然后倒入白薯淀粉,开锅后关火,然后放入蒜末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大肠要事先用盐和醋搓洗;
2、肥肠和肝的比例为3:1;
3、蒜的用量要大一些,一至两头左右;
老北京小吃都有什么?
1、炸酱面是中国传统特色面食。最初起源北京,属山东鲁菜。不过在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2、驴打滚,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3、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4、豆汁是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根据文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5、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浅***,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老北京豆酱怎么做?
北京的豆酱可以说是很有特色,因为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话,肯定机会以为它是某种像黄豆酱一样的酱料,但是,此豆酱非彼豆酱,北京豆酱其实是一种肉皮冻,是不是很惊喜?是不是很意外?其实啊,我第一次听到这名字也是觉得这是一种酱料,可以拌面或者拌饭吃的,结果确实让我吓一跳,这就好像我都准备好一碗米饭就准备拌着吃了,结果你给我上个肉皮冻。
我这里不是说肉皮冻不好吃的意思啊!大家不要误会,主要是这个名字确实取得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我只是在感慨这一点。那么为什么北京豆酱要叫做这个名字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它的颜色比较像酱汤,所以才叫做这个名。在北京,每年除夕夜的那顿团圆饭上,餐桌上就会出现各色各样的凉菜,像芥末墩、炒酱黄瓜、炒咸什等等凉菜,而豆酱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春节前几天,有些老北京人就会开始准备打豆酱(制作豆酱都是叫“打”豆酱而不是“做”豆酱),而且一打就是一小盆,这样就可以吃上好几天了。打豆酱的材料很简单,就是猪蹄(注意最好选用猪前蹄,因为这一部分胶质会比较多)、生黄豆或毛豆、胡萝卜、白豆腐干,再加上一些葱、姜、花椒和大料等就ok了,但是打起来就要有点耐心了,因为制作起来的时间会比较长,像要先把猪蹄用大料给炖上2小时左右,直到猪蹄炖得很酥软的时候捞出来,再把骨头给去掉,而且炖猪蹄的那些酱汤会有很多油脂,为了不让它吃起来很油腻,所以也要去掉。然后就是把毛豆、胡萝卜之类的给爆炒一下,之后与去掉骨头的猪蹄一起放进酱汤里头熬煮到很浓稠的时候就安静的等它自然的冷却就成了,冷却之后它就会凝结起来,想吃的时候就切一块装盘。要我说,虽然不能拌米饭,但是豆酱用来下酒,嘻嘻,那可是绝妙的哦!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