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人在北京念高中需要什么条件?
1.有北京户口2.没有北京户口,但小学、初中都在北京上的,可以和学校商量报名中考并上本校高中借读3.没有北京户口(正在办),并保证高考报名前办下来,且成绩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可以和学校商量借读
户口对高考的影响有多大?
户口对高考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是北京户口,大家对你会非常的羡慕,因为你可以比较轻松的考取名牌大学。
我们知道高考是非常公平的考试,而放眼全国有些地方是得了便宜的,有些地方是非常艰难的。上了大学的应该清楚,每个地方的招生成绩高低不同,能力差别也非常大,有些学生是政策加分,有的学生是地域优势。这些无疑归结到户口上。
户口对高考的影响是因为户口在哪,就在哪参加高考。而各省市的大学招生人数以及录取比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也导致你是北京户口考取985大学要比河南高考的学生容易得多。
1.户口决定享受的教育***
教育***在全国各地差别很大,优秀的教育***对于高考是很有帮助的。而户口基本上决定了享受的教育***的优劣。农村教育***严重落后城市,这也是为什么名牌大学里农村学生越来越少。
2.大学招生普遍照顾本省学生
各个省市的大学招生普遍会照顾本省学生,录取人数特别多。如果你所在的省市好大学比较多,那么高考就会容易得多。你会发现其他地方想考取和你一样的大学很不容易。
看看各地区一本录取率,户口对高考的影响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北京、天津一本录取率在30%以上,而少的地方不到10%。不得不说,户口会影响你在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户口那么值钱的原因之一吧!
简单直观的说,比如你是河南 山东 河北的高考大省,考不到6百以上估计上不了特别好的学校,例如天津的户口,2百多分能上外省的本科😄,就更别说北京户口了,很难实现平等对待的。
清爽观点:高考时需要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不同地区的户口对高考影响很大。
先讲讲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吧,我是山东考生,读高三时,全班79人,有两个同学外地户口,平时成绩班级中等水平(35名左右),高考时一个回吉林,一个回甘肃老家考试,高考成绩他俩分数在我们省顶多上普通二本,可是在当地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户口不同,意味着教育***不同,高考竞争压力不同,被录取的概率不同:
- 从重点大学在不同省的名额分配看,每年各高校把录取指标分配到各省份,以2017年北大清华在各省市的录取人数为例,北京录取人数最多553人,其次河南省3***人,***录取人数最少25人。
- 从重点大学在不同省的录取率来看,每年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率是不同的,导致考生竞争压力不同。从2017年北大清华在各省市录取率看,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市,0.913%;录取率最低的是云南省和贵州省,0.034%。2017年清华北大在北京的招生人数553人,参加高考的人数是6.06万人,而第二高考大省广东省75.7万人,只录取276人,录取率仅为0.036%,北京录取率是广东省录取率的25.36倍。
- 从重点大学在本省的录取情况来看,一般来各省高校都会有意保护本省考生,在本省录取名额较多。从2017年北大清华录取情况看,在北京录取553人,相当于在贵州、甘肃、云南、宁夏、青海、***、海南等省份录取的总和。
- 从户口不同就读不同高中情况来看,即使在本省内也存在户口不同,教育***不均等的问题,有的市教育***丰富,有的教育相对落后;即使在同一个市,高中的档次也是不一样的,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区别。下图是2017年北大清华在各省的录取状元就读的高中情况:
仅供参考!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哈喽,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有影响,但是没有决定性影响。对大多数人,真正决定你高考的是你高中在哪里读。详细解释一下。
大概分两个维度,比如说广西户口与上海户口区别,以及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区别。
如果你是上海户口,从小到大,基本能够保障你享受比其他人好很多的教育,大多数情况下,你会等着高考到来,享受地区教育红利,有着比其他地方高非常多的录取率,如果你优秀,很可能你小学初中就和欧美优质学校交换或者访学了,高中毕业的时候也不需要高考,早早去特藤校或者清北,这些广西也会有,但是比上海机会小非常非常多。
如果你在广西是城市户口,你基本上从小到大在城区念书,一直可以读到高中,参加高考,如果你是农村户口,你只能从村小或者教学点过渡到中心校,然后去镇上或者县里读初中,到县里读高中或者城区读职业学校,你的教育相对而言并不那么系统及有预见性。
总而言之,如果能选文教大省的城市,尽量选,如果选不上,再选一般身份的城市,农村也一样,经济更好的地方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会比经济欠发达地方更好。
前面所有的都是过程,你足够努力,中间的难度差距非常大,都会有机会上一所优质高中,然后进行下一轮的竞争。
户口对高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先来看一看全国各省今年参加高考人数的对比:
通过上面的图表,我们不难发现:全国966.88万考生,河南的考生超过了十分之一。但是河南考生在全国各所高校的录取率是不是也遥遥领先呢?当然不是!
比如今年的高考,清华大学在河南只招收61人(自主招生和保送除外),在近百万人中争取这61个名额,难度可想而知;而清华大学今年在针对北京户口的考生则高达162人。换句话说,河南考生考入清华的难度是北京考生的41.47倍。更令河南考生头皮发麻的是,河南今年的一本录取率只有可怜的7.8%,福建考生在一本录取率上是河南考生的2.4倍。
如果河南考生和北京考生都以考入清华大学作为“小目标”,那么北京的学霸VS河南的学霸,前者只需要有鲁肃的战斗力,后者则必须拥有张飞的威猛才可以与前者旗鼓相当。故此,北京户口的尊贵程度,不言而喻。当然,北京户口的孩子,在一般情况下,海淀区和西城区的考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比较多,毕竟这两个地区的家长大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人家的基因优势摆在那里。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考生在高考的时候都必须去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高考录取是以考生自己所在的户口为准。当然,一些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但这种情况毕竟只是凤毛麟角。
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仅是北京的两所大学如此,其他地区的大学,比如复旦、浙大等各大名校,本地的考生肯定会占有一定比例的优势。
北京人考北京的大学真的很容易吗?
我觉得,容易不容易主要看这事成功的概率有多高。北京人考北京大学比较容易,应该是说在北京的精英密度比较高而已。就像在广东华师附中考上北大清华的率也很高,主要是那里集中了广东省最优秀的高中生,那考上的几率当然更高一些。本来能考上那高中就不容易,在里面的学生想要考哪个学校,那基本上都是为什么要选它而不选另一个更好的而已。
当然教育是有地区差距的,北京的中小学的教育水平肯定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而且孩子们在大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影响,考到北京大学或者其他优秀的学校的机会肯定会更高些。还有每个学校在学校所在地的省份录取的人数比例相对会高一些。例如中山大学的录取比例广东省考生会相对多一些,其他省份的人要考过来也相对会难一些。教育有地方保护性的,所以往往都是考回自己所在的省份会更具优势。
再说北京人也有北京人的苦。试想一下,如果在其他地方生活读书的人,你也跟人家的小孩生活在北京一样,那么拼。从小补习,不断的参加什么杯的考试,争取在地方里面最好的高中(跟北京四中同级别的高中)排行前10名,那么其实离北京大学也只差一个志愿而已了。其他地方的北大率没那么高,也有一种原因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希望到北京去上学的。就像当年的某地状元被香港大学录取了,最后由于在香港生活水土不服,选择退学重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