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的葡萄糖瓶子盛西红柿酱你吃过吗?
我家是河南的,但是老家是北方的,大概八几年吧,大白萝卜,还有大***,西红柿是蒸熟了罐到葡萄瓶里,必须是橡胶瓶盖,自然发酵,另外当年回不到老家自己家都会做青方,还有红方,白方,甜面酱自己家腌的。
我是河北人,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用葡萄糖瓶子装自制西红柿酱,感觉西红柿酱不如新鲜西红柿好吃。以前种大棚菜的少,物流也不发达,一到冬天,餐桌上基本上都被是大***,卷心菜,土豆,胡萝卜,白萝卜,腌雪里红,豆腐,给“霸占”了,偶尔吃用自制西红柿酱做卤的面条感觉好吃极了。现在市场上一年四季什么菜没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所以基本上没见谁家再自制西红柿酱了。再说,现在输液用的都是一次性塑料袋,上哪找儿时那种带橡胶塞的葡萄糖瓶子呢?
挺早以前的一年秋天,西红柿“泛滥”,于是家家都做西红柿酱。西红柿一毛钱十斤,于是家家都把成筐的西红柿往家里搬,洗了,切了,塞到瓶里上锅蒸,蒸完了再麻利儿的塞上橡胶盖子。这招儿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没两天就全都这么干了。
那是饮食也没像现在有麻小,水煮鱼香辣蟹什么的,有人就想起用医院的葡萄糖瓶子装西红柿,因为瓶口小,又有橡皮塞,密封性还好,里面的东西不容易坏,所以在那个年代,家里有在医院上班的人就特别吃香,空玻璃瓶可以当作礼物送人,然后你家做10瓶,他家做30瓶的,做好后放进院里的自来水地井里,就能放到冬天再吃。
不过吃的时候就费劲了,先要用筷子搅,再费力的甩瓶子,里面的西红柿才能倒出来,这样在冬天也能吃上西红柿炒蛋了。当年这土西红柿酱可比现在的大棚西红柿有味道多了,那可是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做的而且不添加防腐剂的,那会的凉拌西红柿,切上三四个西红柿码在盘子里,上面撒上白糖,这样的菜往往不是一个人吃,恐怕是要等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吃上一次吧。
不过瓶装的西红柿酱可是很容易爆炸的,那是瓶子里的西红柿灭菌不彻底发酵了造成的。
谢谢邀请
做西红柿酱是小时候的回忆。每年到了西红柿快拉秧子的时候都很便宜因为个头小一点,大概几毛钱一簸萁当可以撮堆卖的时候就是开始灌酱的时候了。那时候姥姥出去买回来一大筐,妈妈负责清洗切块,我拿一个漏斗一根筷子往葡萄糖注射液瓶子里灌装,不要灌得太满留些余地。盖上瓶塞在瓶塞上扎个注射针头放出气体。上锅蒸一下为了消毒灭菌。然后放到阴凉的地方保存可以吃到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下挂面放点,西红柿打卤面放点,我的最爱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西红柿不费事做酱了,另外葡萄糖注射液瓶子也找不到了。虽然用罐头瓶也行。我们现在有冰箱买回来西红柿直接放冷冻抽屉,吃的时候热水一激皮就下来了。切成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很方便。
我不知道这个是老北京美食。据我所知,很多地方都会有。我老家是西北某省农村,10几年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这个东西,曰“西红柿酱”。用于盛装的瓶子除了葡萄糖瓶子以外,还有啤酒瓶子,自己去买点塑料瓶盖就可以了。
西北农村,夏秋季节会收获很多西红柿,由于老家那边光照时间长,所以西红柿吃起来非常有西红柿的味道,红了的西红柿是软的,色泽也非常诱人。基本上我们都当水果吃,吃起来味道非常好。不像现在的温室大棚西红柿,吃起来一点西红柿的味道都没有。而且红了的西红柿还是非常硬,几乎没有人直接生吃西红柿了。
冬天蔬菜少,夏天又盛产西红柿,所以母亲会把多余的成熟的西红柿摘下来保存,家里的院子只种了20平方左右的面积吧,但是结的西红柿非常茂盛,一个星期就会积攒一大框。
这时候勤劳的母亲除了拿出一些送人之外,就是熬西红柿酱了。记得几次放学,家里屋檐下摆了一堆透明的葡萄酸瓶子,绿绿的啤酒瓶子,我就知道,母亲在熬酱了。
上图中,插的针是用来放气的。由于热胀冷缩,会有一部分气体栓塞,所以需要用一个针头来放气。
- 熬酱的方法如下:
- 将西红柿洗干净,用大锅水烫一下去皮,然后用文火慢慢把西红柿煮熟,到可以轻松用勺子碾成酱为止。有些人家做的时候会切一些青椒末进去,吃起来酸辣的感觉,可以尝试。
- 用漏斗装瓶,注意不要装的过满,离瓶口3-4公分为佳,因为西红柿酱这时候很热,容易冲出来
- 装好的可以不急着盖瓶盖,等晾冰了再盖瓶盖,或者可以用针放气
- 用多层保鲜膜 [当年我们用的是地膜 ] 叠大约10×10㎝的方块覆盖瓶盖,用绳子扎好,防止漏气,如果有空气进去,那么这瓶酱基本保存不了几天。
- 放置到阴凉低温的地方保存。但是注意冬天的零下温度,别把瓶子冻烂了。
- 做好的酱可以保存半年到一年,也许更久,没有试过,因为不到一年,第二年新鲜的西红柿就又上市了。
西红柿酱味美,很鲜,颜色纯正鲜红,除了地窖中储存的土豆萝卜,西红柿酱是我们冬天难得的蔬菜,可以炒菜的时候当醋使用,也可以直接撒在面上当甜面酱,也可以当农夫果园番茄酱喝啊,绝对是纯正的西红柿酱。
怎么样,你们流口水了吗。
手机码字不易,点赞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