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好办法让孩子爱上弹钢琴?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新鲜感,我大女儿四岁我就深有感触。她喜欢玩游乐场,我办了卡,几乎每周都去两三次,三个月后她已经不想再去了。换个游乐场也是三四个月就不觉得好玩了。吃零食也这样。所以小孩子对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有长久的兴趣。
我自己五岁开始学钢琴,到大学考上北京985大学音乐系,最大的功臣是我妈,其实是我妈坚持下来的结果。我小时候经常因为不练琴被打,所以常常幻想拿斧子把钢琴劈了,就像孩子读书想把书撕了一样。但在不是完全都是被迫的,比如得奖的时候,表演成功的时候,看了精彩的演出幻想自己以后也可以的时候,大概会有一两个月是自觉的,然后又天天想劈了钢琴。
但是到了十四岁,可能青春期带动了情感发育,突然觉得全世界只有音乐最懂我,钢琴是能陪我一辈子的朋友。这时候就不太要家长监督,每天都能练习几个小时,并且很想弹好某个乐曲。
专业钢琴老师都知道,每个人开窍的时间点和原因完全不同,我也不知道什么具体什么原因突然就对音乐开窍了。自觉了不说,乐感也是突飞猛进,老师都大为赞赏。
但是开窍的前提是你要给她不间断的学习以及多方面的接触。很早就开窍的孩子非常少,所以在16岁以前大部分都是练习技巧模仿,情感基本谈不上。
不过一个真正学懂音乐的人,音乐带给她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学会了一种世界通用而又各具特色的语言。真正学懂音乐的人是会一辈子热爱及欣赏音乐的。这才是学音乐的最大价值。
PS:很多大家的传记里说,40岁听懂莫扎特,50岁听懂巴赫已经算学懂了。我还处在能听懂贝多芬的年纪,所以莫扎特和巴赫还不能完全领悟。这也是一辈子听音乐的乐趣啊。肖邦在青少年时期是最爱,那种极致浪漫的音乐太适合青春期。现在30多反而喜欢贝多芬了。学懂音乐真的很幸福!
不要夸大问题 学琴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对其身心都极具挑战性。家长要明白,孩子在学琴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是很正常的,如果反复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弹得太糟糕了”,只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从而讨厌弹琴。这是让孩子爱上弹钢琴的方法之一。 不要错误比较 每个孩子学习发展速率不同。喋喋不休地夸奖其他孩子,会让自家宝贝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了,他们更喜欢隔壁那个‘弹琴机器’”的错觉。倘若要比较的话,也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今天是不是比昨天熟练一点,这支曲子是不是比另一支曲子处理得更好。 不要噪音干扰 学琴有利于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孩子需要一个安静的练琴环境,不宜出现噪音,避免孩子分心。使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中断练琴的最大噪音是,父母的指手画脚和唠唠叨叨。家长只要成为一名“提示者”,适时适当地提示孩子“钢琴时间到了”就可以了。然后,由孩子自己挂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孩子养成自觉 练琴的好习惯。 练琴前千万不要安排孩子进行过度兴奋的游戏活动,让他静下心来。 不要朝三暮四 一些孩子中途放弃学琴,让钢琴成为摆设,原因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当孩子出现轻微不适或情绪低落便迁就少练,继而停练;二是家长没有更多的精力督促孩子,甚至因频繁外出、会客扰乱了孩子固定的练琴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对练琴持随意态度。最重要的,这也会影响孩子坚持性的养成。 不要规定时间 学琴是孩子的事情,与其让大人决定练多久、练什么,不如换种方式,由孩子提出方案交大人“审批同意”,或者双方“民主协商”后“举手表决”,让孩子意识到“学琴是我自己的事”,效果会更好。这也是让孩子爱上弹钢琴的方法。 不要忘记奖励 承诺家长为鼓励孩子练琴,往往会提出各种奖励方式。一旦承诺奖励,必须认真地去兑现。即使无法实现,也要向孩子讲清道理但家长也不可滥用奖励,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上就是关于让孩子爱上弹钢琴的方法的介绍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真正的对弹钢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