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很多韩国女性在北京定居? 她们靠什么生活?
在北京定居的韩国人不少,大概十万人左右(08-09年最高峰一度达到20万),主要集中在两大块地方:东北角望京这边,主要是韩企员工、经商人员及其家属;西北角海淀这边,主要是韩国留学生。
女性除了做生意、上班和读书,有没有搞其他营生的,就不知道了。
至少面上没太听说,我认识几位韩国留学生还是不错的,总体也还比较传统。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管哪国人群都有不正混的。
补充几句。我有个朋友在望京,2008前买了好几套房在望京,之后韩国人涌入都租出去给他们了。她说韩国女生在北京主要做这几类工作:
1)大企业派驻中国的职员。望京这边之前现代汽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来人比较多(现代和北汽有合资公司)。
4)韩式美妆产品公司、医美整形机构的从业者。
5)韩式餐饮从业者,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些烤肉店、参鸡汤店等等。
我可以将她们进行分类:
1.北京学校和培训学校很多,应该有不少学校有韩语专业,她们中有些人就在高校或者培训学校任外教,教中国人学习韩语;当然还有可能在任外教的过程中,她们和国人接触,然后互生情素,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时候身份转变成中国准媳妇或者媳妇。
2.北京是国际大都市,有很多韩企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或者办事处,需要从韩国派人过来开展业务,有一类人就是这些;
3.同样,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和韩国有贸易往来,这些公司需要招一些韩国人来进行工作;
4.大学里的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为我国魅力折服,十分向往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很多韩国女孩子纷纷选择来中国留学;
5.还有一类短期的,就是去北京旅游,北京历史名城,文化古都,祖国心脏,吸引了无数韩国女孩子趋之若鹜。
北京时间6点韩国几点?
北京时间6点,韩国时间七点。
北京位于东八区时区,韩国位于东九区时区,北京时间与韩国时间时差是一个小时,韩国快一个小时。
韩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
北京哪里朝鲜冷面好吃正宗?
北京市 海棠花平壤冷面馆 北京市朝阳区新东路
北京市 海棠花平壤冷面馆二店 朝阳区望京利泽中二路1号中辰大厦一层
北京市 平壤妙香屋 朝阳区白家庄路6号
北京市 平壤柳京餐厅 朝阳区天泽路4号莱太花卉大世界旁
北京市 金岗苑 朝阳区 麦子店街58号 大宗饭店二层
北京市 沈阳牡丹馆餐饮 朝阳区西坝河西里23号
北京有一家身份特殊的老字号,特殊在哪?因为他做的压根儿就不是咱北京的特色菜,是彻彻底底的朝鲜风味,熟悉北京的朋友肯定已经猜出来了,没错就是西四延吉餐厅!
探店开始,说是探店,其实我之前基本一个月得过来吃三四回,这次是疫情好转后刚一复工开门,我就赶紧过去了,为防止疫情传播店里是一张桌子配一把椅子,一人一桌的坐。
这挺好,反正我也是一人去的,别耽误,赶紧过去点餐,按规矩点的是大份冷面配拌辣牛肉。
点完了去找地坐吧,愣是没找到,说起来这的服务员真挺规矩的,完全没有老国营服务员那臭毛病,看我没地坐直接领我到二楼右手边的小厅吃的,就我一人,独享!摆好了架势,您上眼!一片厚牛肉、一大片苹果,辣酱、鸡蛋、辣***就构成了这一碗延吉冷面。
先给各位道个歉啊,筷子放的不是地儿,但也是太着急了,您见谅。首先咱先说这冷面汤,您如果能吃辣的,一定要让他给您放上辣酱,拌开了那味道真是一绝。绝不像其他韩国饭馆那么寡淡,光剩下甜酸味儿了,这个汤混合了辣***酸辣爽口,水果的清香甜美,再点缀辣酱的浓郁风味,白嘴儿我能喝一碗!
接着咱品这个面,这是正经荞麦面,咬上去劲道弹牙,这时候您再喝一口汤,那真是极致的享受!这还不算完,老吃客都不会忘了点一份辣拌牛肉,您得夹一筷子牛肉拌在面里,趁着这肉汤要散开还没散开的时候,连肉带汤带着面一快特儿喽进去,让那种融合了酸,甜,辣的复杂口感在口腔里迸发!吃的腻了,您来口鸡蛋,吃着素了,您来口面里的酱牛肉,保证这一碗面吃下去,您能体验多重美味享受,吃一碗想两碗!
按以前我就应该出门点上烟回味一下了,但今天我得接着跟各位介绍,咱说这个辣牛肉啊,这道菜我记得早年应该是狗肉,但我是真不爱吃,而且我家里也养狗,就没点过。一直得意这牛肉版,牛肉是成碎末状的,一夹就是一团,说实在的卖相不咋好看,但味道绝对不让您失望。吃的时候倒上点白醋,带着浓浓朝鲜辣酱风味,辣中带着甜,甜中还带着白醋的酸,不用肥瘦搭配您吃着都香,和冷面更是绝配,我目测店里超过一半的吃客都是这个搭配。
吃的说完了,咱说说这感受,经过我这么多次实地探访(其实就是为了吃),店里大部分都是老主顾,都是为了这一口来的,点的东西也基本是老三样,中老年朋友还特别多,肯定都是怀念这个味道才来的。这说明了这家店的味道一直保持着过去的水准没变,最起码不是往难吃了变,不然这些大爷大妈不可能大来远过来上当受骗,能保持这个水准,在现在这个各种老字号打脸的时代已经实属不易,说起来讽刺,北京能保持水准的老字号,反而不是老北京菜。